第14章 紙上風月覓知音[第1頁/共4頁]
至於“相知”二字,實在過分沉重,斷不是世上統統人都能夠接受的。特彆是他這類繁華短折之人,還是不要去奢想了。
人間再無癡情事,休教仙音淚闌乾。”
“風月滿客錯觥籌,常聽巴結與嬌嗔。
“古蹟……”雲辭將目光從紙上移開,緩緩看向晗初。
晗初俄然很想聽一聽雲辭對這首詩的觀點,便再次提筆寫道:“想請您對此詩批評一番。”說著又將詩遞給雲辭。
雲辭看了一眼晗初的題目,坦誠回道:“我並非京州人士,也甚少與公卿世家來往,並不曉得。”
流水落花傳湘浦,芙蓉泣露笑香蘭。
晗初的心機轉了幾轉,到底還是尋了紙筆,對雲辭寫道:“京州城裡哪家後輩擅簫?”
詩的開端另有一句小注——“醉花樓驚聞晗初香消玉殞,感念而作。”
“風月滿客錯觥籌,常聽巴結與嬌嗔。”不知為何,看到這一句,晗初竟是感遭到了作詩之人的空虛,想必那人也曉得,公卿之間的消遣來往大多是虛假巴結之事。
雲辭對著這首詩細細讀了一遍,歎道:“固然平仄不甚壓韻對仗,但勝在真情實感,也算一首好詩。”
雖說舊事不堪回顧,可看到這首詩,晗初多少也感到一絲安撫。想來此生是無緣見到這個作詩之人了,即便今後見到了,縱使相逢應不識罷。
他又垂目掃了一眼手上的詩,持續道:“更何況這上頭寫著‘吾自緣慳琴簫合’,但據我所知,子奉不會吹簫。”
“吾輩旁觀者讀此詩,都是嗟歎不已。如果晗初仍活著,想來必然大為動容。”雲辭最後對晗初歎道:“你且看著,此詩今後如果傳播出去,最後四句必然被世人奉為嘉話。”
晗初吸了吸鼻子,冷靜將這首詩珍之慎之地支出袖中。她這副小女兒模樣落在雲辭眼中,換來他一句安撫:“人生本就苦短,何必再為旁人的痛苦來自憐自傷?”
他兀自批評完,又笑問晗初:“你喜好哪一句?”
如同雲辭的清淺眸光。
雲公子說得的確冇錯——“世上統統淒美之事,都是性命與血淚凝成,故而一想,冇有也罷。”那夜她憤而沉琴之舉,不恰是應了這句話嗎?
雲辭逼迫本身收回思路,不再去想那些虛無縹緲之事,可他有些收不回本身的目光。他看著晗初,忽而又想起了前日夜晚的初度相遇。
起碼從這個程度上看,雲公子也算是她的變相知音了。隻是這份知音之情,雲公子給的是出岫,而並非晗初。
此事迄今已時隔半年之久,晗初也再冇有聽過九皇子之名。莫非昨夜沈予帶返來的這首詩,會是他所作嗎?
晗初聞言看向雲辭,一雙水眸已是隱泛淚光。
小巧七竅當如此,衷腸一曲斷巫山。
想到此處,晗初不由低眉再看手中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