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張子房隨行入秦[第1頁/共3頁]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啊。”蒯徹憂愁道。
秦鹹陽,胡亥最為正視的兩件事,其一乃韓信與李左車攻打燕國,其二乃楚漢於會稽之事,韓信與藏荼目前是無任何戰役,故而胡亥一向在等王陵的動靜。
陳平在旁,隻是笑笑,“真不曉得吾國與楚國,誰先開戰啊。”
“今諸事還需從長計議,望陛下三思!”
“啟稟陛下,臣為國先,為情次也。”張良非常恭敬地答道。
“相國之言,甚是有理,晚間設席,共商國事,彆的驛館已經安妥,兄長可先前去歇息,至於芸兒,朕馬上派人讓汝兄妹二人相見。”胡亥非常當真地說道。
哪曉得未等胡亥說完,王陵便在大殿上嚎啕大哭起來,使聞者皆為之悲愴,胡亥見狀,不顧君狀,直接走下殿台去攙扶王陵。
扶蘇在旁,被胡亥的行動嚇到,當即出列道:“啟稟陛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況此中另有衡山,冒然出兵,恐有倒黴。”
胡亥聞言,非常不悅,當即擺手錶示叔孫通歸列,反而是先問王陵道:“朕知王卿乃賢才也,今往九江,當知時勢,何至於這般懊喪耶?”
“微臣伸謝陛下!”王陵甚是感激道。
“諸公且回,晚間設席,還需周旋,朕甚乏,先小寐。”胡亥低聲道,陳蒯兩人不敢打攪,緩緩退出大殿。
“愛卿何至於如此耶?”胡亥非常擔憂地說道。
陳平有些遲疑,很久方纔開口說道:“啟稟陛下,那張良本來韓國之人,其祖數曆相位,其才更是不成估計,更聞其有素經一部,今若放歸,今後必成大患,現在前來,當真是羊入虎口,不成不留也。”
張良見到此情此景,不覺有些憂心,此等君賢臣正之國,何故滅之,本日來和,可謂明智之選也。
張良見狀,也就不再多言,如果芸兒無恙,再談國事也無妨,畢竟楚國那是魚米之鄉,而秦國地處蠻夷,餬口起居各有分歧,今若無事,張良也可當真商談國事。
殿內聞言,皆是瞋目而視,唯獨扶蘇有些情麵,見勢略微和緩道:“先生乃是陛下之兄長,今乃一家,雖有過節,皆可拋也,既然來此,諸事可議也,今諸公皆在,何故這般相待,有失大國風采也。”
“老母知禮節,剛強行事,於夜自縊,臣無法而歸也!”
兩句話說的陳平蒯徹無言以對,“為之何如?”陳平攤手道。
陳平沉默不語,麵色欣喜,蒯徹倒是直切地說道:“陛下九州之心,臣佩服也!”
胡亥略微穩住情感,沉吟很久方纔說道:“王母死於大義,今出兵將王母葬在沛陵,以國母之禮下葬,諸事由王卿與叔孫通承致。”
胡亥略微抿口溫茶,“且觀齊燕行事,楚漢相爭,朕入衡山,此不算與秦為爭,亦不算與漢相敵,張良如果讓朕出兵,便出兵衡山,如果讓朕媾和,朕便北上燕齊,楚霸王治國不可,然治軍無人能敵,與漢爭,無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