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成為貢品獲利巨大[第1頁/共3頁]
妃子們一聽,就都去龍氏布鋪采辦,本來的代價是50兩銀子一匹,厥後200兩銀子一匹都買不到了。有的妃子們就不吝派人去神物縣采辦,很多都城的高官,就托人跟神物縣采辦,龍霄一看,不賣給誰也不好,就目前來講,阿誰老爺也獲咎不起,因而,隻好讓武氏絲綢停息對外發賣,專供皇室,皇室采辦完了,有殘剩的才供應市道上。如此以來,武氏絲綢就成了皇宮公用品。每匹絲綢賣價高達200兩銀子,市道上的武氏絲綢就高的離譜了,300兩銀子都買不到了。
不過,對於神物縣來講,可就增加了150萬兩銀子的稅收,當然,每戶種桑養蠶的老百姓,每年能有50兩銀子的支出,但是比上一個縣二爺了,要曉得,一個縣丞每月薪水才4兩銀子,一年纔有48兩,一個農夫能支出50兩銀子,在戰役年間,就是一筆不小的財產了。
木府酒莊很紅火,絲綢廠也建立起來了,龍霄也冇有把絲綢廠,說成是本身的,對外就是說是武氏絲綢廠,是武家的財產,3萬戶,30萬畝桑蠶,每年給絲綢廠供應50兩銀子的原質料,絲綢廠顛末繅絲,然後織成絲綢,利潤普通就在100倍之上,三萬家就是150萬兩銀子的質料,出產出來的絲綢就是一億五千萬。這些絲綢當然都是屬於初級餬口用品,普通的老闆姓是買不起的,固然產量不小,但隋朝的人丁基數太大,有十億多的人丁,就是不貧乏有錢人,這一億五千萬的絲綢對於天下來講,也隻是滄海一粟。
木連城開端的時候還不明白,以為龍霄不會做買賣,到了厥後才明白,這緊缺貨源就是發財的至理名言,木連城才佩服。因為厥後,很多人都想仿照,產量不小,卻賣不出去,木連城就明白了此中的事理。
木府酒莊出產中初級酒,也給酒莊帶來極其豐富的利潤,酒莊從每天50萬的利潤,一下子飆升為100萬的利潤,每月的支出就成為3000萬兩銀子,就是進獻給知縣衙門的稅收也增加到30萬。本來,神物縣的稅收是極低的,隻要千分之一,龍霄為了帶頭征稅,主動將酒莊的稅收擴大的10倍,就成了百分之一,這在神物縣來講,也是極高的稅收,就是上麵查下來,也無話可說的,每年給國度上繳360萬兩銀子的稅收,這在一個貧苦縣來講,就是全部縣城的支出了。
龍霄跟木連城說好了,酒廠的名字就叫木府酒莊,出產的白酒就叫木府酒,,最好的酒就叫木府佳釀,中檔的就叫木府陳釀,普通的酒就叫木府老窖。木連城是賣酒的老裡手,最熟諳白酒行業的端方,先上來就是賣的木府老窖,出廠價是2兩銀子一斤,5斤是一罈,是10兩銀子,先是放在神物縣4000家大小不等的餐館中試銷,成果是反應極好,固然有些貴了,但是,凡是有點錢的還是喜好喝,因為具有上等白酒的三個要素,一是不上頭,二是口感好,三十回味綿長。上市不久則是供不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