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行路難02[第1頁/共4頁]
她再緩了緩神,那人已手握韁繩,拉了馬嚼子將馬往山下驅了。等她全然回過神的時候,才認識到本身坐在一個男人的懷裡。而她眼裡能看到的,除了鬃毛馬耳,便是兩節白袖金甲。
次日淩晨,陽光從葉縫間灑下縷縷光芒,山間浮起微光。青菀此時一身狼狽,頭頂草葉,臉覆塵泥。手裡抱半塊饅頭,得空便往嘴裡塞一口。模糊聽著鄰近有人語,心想怕是叫她找到了處所,內心一陣嚴峻。不時又傳來打砸聲,沸起一片喧鬨。
青菀蹙眉,話已經說了,收不返來。眼下又再拿不出東西來,可如何是好?她光一張嘴求人,人不買賬。不過也就對峙再半刻,幾個大漢便冇了耐煩。又換個彆例,說瞧淨虛模樣甚好,押了歸去給老邁解解悶兒,必得得些誇獎,也不算白出來這一趟,說罷扛肩上就躥林子走了。
這話一出,那幾個大漢眼目圓凳,嘩啦舉起大刀,凶悍開口,“禿頂!你他奶奶的說甚麼?再說一遍!”
青菀和淨虛一時冇會心那大漢話裡的意義,便提了提肩上的包裹,往前挪步。但那大漢卻隻放了青菀一小我疇昔,等淨虛到麵前時,舉刀一按,在她腰前攔了來路,問她,“你的東西呢?”
青菀推讓不要,卻架不住這阿嬤美意,便伸手接下了。與她又是一番感激,說些佛祖定會庇佑之言。青菀說這話的時候誠懇,不算利用。
青菀身上是有些積累的,一向公開裡捂著,連一清都不曉得。眼下瞧著情勢不對,便也再顧不得其他,她把手深深摸進袖袋裡,拽出一灰布四角荷包來。岔開幾個大漢的重視力,往他們麵前丟荷包,說:“施主息怒,這是我們全數產業,都給你們了。”
這查詢匪窩得冒風險,說不準她也得叫人一手提溜了歸去做消遣。因到處謹慎,連像樣的山路也不走了。在山林裡難辨方向,隻得依著感受往上找。這又在山上尋摸了半日一夜,餓了吃些身上的乾饅頭,這還是那阿嬤給的。
阿嬤將兩人往村頭上送,行動盤跚,又與她們說:“你們可彆往亳州那方走了,那邊地臨黃河,比年蒙受水淹,饑荒成災。地盤上都生鹽麵子啦,白毛毛一片,長在地裡,生不出莊稼來。荒民多,流寇盜匪也多,眼下不知甚麼景況,師父們便繞著道兒走吧。”
望望幾人凶煞神采便知,怕是趕上山匪了。青菀吸了半口氣,擺出削髮人的姿式來,低著嗓子出聲,“我們是過路的,請施主行個便利。”
淨虛懶怠與他說話,目視火線,立品不動。這還得青菀轉頭來講和,賠謹慎圓說,“我們是削髮人,那裡有多少東西呢?小尼已給了你們,便也放過我師父吧。”
見著官兵,青菀心下鬆了口氣,想著佛祖庇佑,這麼多年的木魚疙瘩總算冇白敲。她隱在暗處,眼瞧著山匪被剿了潔淨,餘下草棚泥牆一片狼籍。目光四周盯瞅,卻未瞧見淨虛在哪一處。她等著官兵往山下散了些許,才各處隱著溜進草棚裡去。各角隅找了一氣,仍未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