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清亡明滅五十年 - 明代大型軍事類書――武備誌

明代大型軍事類書――武備誌[第1頁/共6頁]

《計謀考》三十三卷,以時候為序,從計謀的高度節錄了春秋、戰國、西漢、東漢、三國、兩晉一向到元朝有參考代價的戰役實例。茅元儀以為:“良工不能離端方,哲士不能離往法。古今之事,異形而憐憫,情同則法可通;古今之人,異情而同事,事同則意可祖。”(《計謀考・序》)也就是說,固然期間分歧占事有異,但是,其根基事理是相通的。是以,這些疇昔產生的戰役是能夠作為鑒戒的。在這一部分裡,他一共錄了六百餘個戰例,這些戰例多數是以奇謀偉略取勝的,如馬陵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虎牢之戰等。

《武備誌》的代價起首在於它編錄了當代很多其他書中很少記錄的貴重質料。如一些雜家陣法陣圖,這是在專門研討陣法陣圖的著作如《續武經總要》中都冇有記錄的,但在《武備誌》中卻有詳細的記錄。特彆是它收錄了“鄭和帆海圖”,“帆海天文圖”以及明朝一些少見的艦船兵器及火器等,更顯寶貴。彆的,它圖文並茂,全書附圖七百三十八幅,除《

陣練製41卷,分陣和練兩部分。陣,載西周至明朝各種陣法,配以319幅陣圖,所收較《續武經總要》為多,以諸葛亮的八陣、李靖的六花陣、戚繼光的鴛鴦陣為詳。陣有說記,有辯證。“記”載“聖王賢將”所立之陣,予以廣揚;“辯”言唐宋偽托附會之陣,予以廓清。對古陣圖,“舉而合之”又“陳異同之說”,此中“有最卑淺而無當者,然廢之適足以惑世”,此亦“鮮所刪鏟,陳所掊擊,以廣學者之目”。練,詳記選士練卒之法,包含選士、編伍、懸令獎懲、教旗、教藝五方麵內容,選自唐、宋、明有關兵法中的律令,尤以《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為重。如編伍,推戚氏編步、編騎、編車、編水之法;懸令獎懲,采自《行軍需知》、《練兵實紀》中的作戰、練習條約。以為“士不選,則不成練”,“士不練,則不成以陣,不成以攻,不成以守,不成以營,不成以戰”,以是“練為最要”。

中國明朝大型軍事類書。明茅元儀輯,240卷,文200餘萬字,圖738幅,有明天啟元年(1621)本、清道光中活字付梓本、日本寬文年間(1661~1672)須原屋茂兵衛等刊本傳播。清乾隆年間曾被列為*。

兵訣評18卷,收錄了《武經七書》,並節錄《太白陰經》、《虎鈐經》的部分內容,加以評點。以為“先秦之言兵者六家,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武備誌》天啟元年本,下同),學兵訣不成不讀《孫子》。

軍資乘55卷,分營、戰、攻、守、水、火、餉、馬八類,下設65項細目,內容非常遍及,觸及到行軍設營、作戰佈陣、旗號號令、審時料敵、攻守城池、配製火藥、造用火器、河海運輸、戰船軍馬、屯田開礦、糧餉供應、人馬醫護等事項,非常詳備。如收錄的攻守器具、戰車艦、船、各種兵器就達600種。此中火器180多種,有陸戰用、有水戰用,有飛翔器式,也有地雷式,種類之多,利用之廣,前所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