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娶悅 - 後記

後記[第1頁/共4頁]

和帝永元四年(92年),鄧訓在西寧任所病故,享年五十三歲。鄧訓去世的動靜傳開後,不管是漢官百姓,還是羌胡人等,他們都自發前去哀掉,每日多達數千人。後漢書載:“吏人羌胡珍惜,朝夕臨者日數千人”深受鄧訓恩澤的各少數民族軍民“莫不吼號,或以刀自割,又剌殺其犬馬牛羊”他們當時的感受是有如天塌,甚於逝去父母之悲,他們哀號道:“鄧使君已死,我曹變俱死耳”。鄧訓數年前擔負烏桓(今大興安嶺中部)校尉時的部下和百姓,在得知鄧訓歸天的凶信後,“前烏桓吏士皆馳驅門路,至空城郭”,這是一幅多麼感天動地的畫麵!在給鄧訓送葬的步隊中,乃至還曾呈現過大量因哀痛過分而**的人。這一征象,在中國汗青上難計其數的帝王將相中是獨一之個案!

永平六年,東北烏桓局勢不穩,劉莊再次啟用鄧訓,拜鄧訓為護烏桓校尉,鎮守東北遼東、漁陽及朔方一帶。因鄧訓佳耦為人樸重,樂善好施,原羽林軍退役甲士等諸多故交攜將老幼,跟從鄧訓徙守邊關。

寫作就像是雙線的人生,在古板平淡乃至讓人煩厭的實際餬口中,為我放開了一條充滿奇遇和亮麗風景的心靈之路。

永平七年,太後陰麗華去世,後與光武帝合葬於原陵。

永元二年,西北一帶的羌族再次起事,和帝劉肇拜鄧訓為任護羌校尉,駐守西北臨羌一帶。鄧訓采集小月氏豪健少年紀百人構成“義從胡”。繼又派長史任尚率部製造革船,度過黃河,再擊迷唐羌於大、小榆穀,迫迷唐率部西遷千餘裡。湟中安寧後,鄧訓留弛刑徒2000多人屯田黃河兩岸,修城堡,興水利。鄧訓以恩信對待羌人,備受信賴和戀慕,民氣光複,兩族停罷兵戈。

鄧綏母範天下,親掌漢朝江山十六年,聰明超群,勤懇躬耕,挽危急重重的東漢江山於既倒,立下了不世之功。鄧騭位極人臣,力謀為國,忠心耿耿,且恭敬儉仆,孝心動天,品德高貴。全部鄧氏家屬光寵顯赫,但都遵循法度,毫無驕橫放肆之形狀,時稱“闔門靜居”。 唐高宗永徽年間的吏部尚書唐臨撰寫的《冥報》一文讚曰:“鄧訓歲活千人,遺和熹之慶”。

在寫完《花好月圓》一章時,我還不感覺難過,可當我清算完六郎的平生作為跋文時,我的眼眶卻俄然有些酸澀。幾個月以來,這些人物在我腦海裡展轉閃現,朝夕相伴,卻在一頃刻間就要與我道彆了,我俄然有了失戀的感受。

鄧訓和蘇悅一共育有五子一女。宗子鄧騭,官至大將軍,賜封上蔡侯。次子鄧京,賜封黃門侍郎。三子鄧悝,官至城門校尉,賜封葉侯。四子鄧弘,官至虎賁中郎將,賜封西平侯。五子鄧閶,官至侍中,賜封西華侯。女兒鄧綏,則為汗青上馳名的“興滅國,繼絕世”的和帝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