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全民修煉在清朝 - 第二百一十四章 接舷戰

第二百一十四章 接舷戰[第1頁/共3頁]

對於劍橋號,李仙另有兩張王牌,那就是他本身和左少卿都是三階戰力,在狹小的船上壓抑數十名海員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遵循這一期間英國的造船代價,遵循船隻排水量,造船本錢每噸約莫十英鎊,也就是千噸級新船約值一萬英鎊,也就是五萬美圓擺佈,不過現在廣東的遠洋商船都是用了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舊船,算上折舊費,隻要新船代價的五成到六成。

並且,本國商船有錢啊。

李仙的武功體例跟左少卿不一樣,更重視力量,操縱七傷拳的增幅,純真的進犯力量都達到九擺佈,靠近宗師頂峰的妙手,這些淺顯人程度的海員自是連抵當一招都欠奉。

李仙和左少卿這段時候也做過很多次的摹擬練習,此時一手拿著包鐵皮的盾牌,一手拿著氣槍,發揮輕功,快速從桅杆跳到劍橋號上去。

李仙最擔憂的是本身一旦開端擄掠本地人,保護隊的民氣當即會散了,起碼會有一半的人會跑掉,剩下的那些也隻會是隻認錢,冇有任何品德框架的逃亡徒,分歧適耐久生長的需求。

相對而言,清國的五百噸級商船售價也就一萬兩白銀擺佈,比起歐洲的遠洋商船可就便宜很多了。

當初左令晨在捕鯨船上堵住李仙,靠一人之力壓抑數十名悍勇保護隊員和漁民,逼得李仙隻能讓部下先退下來,那一幕讓李仙印象深切。

不過,擄掠也有很多講究,就說說到底要搶誰,另有如何搶。

左少卿畢竟是二階頂峰的妙手,體質和目力都遠超凡人,之前還學過弓箭甚麼的,學槍的時候固然不長,但也能排在保護隊內前十名以內。

不過,這隻算是個例,普通而言即便在南洋,造船每噸本錢十五塊銀洋算是普通的。

中國的本地運輸很大程度上依托京杭大運河,很多在運河上運輸的船隻上的桅杆都能九十度折下來,以便通過運河上的大橋等,是以這類技術對中國的造船匠來講並不陌生。

這類環境下,李仙將目光轉向本國商船,然後感覺現在這個機會是獨一無二的。

李仙一開端考慮過攻擊英國商船,但厥後想到這一帶英國商船太多,一旦把對方惹急了,調派兵艦和大量商船征討本身,一定是甚麼功德情。

有幾名機警的海員看出不對勁來,將船上的火炮倒過來,想用火炮對於這兩個不知那裡冒出來的可駭仇敵,但都讓李仙提早看出來,右手氣槍一揮,輕鬆就把那些海員射到在地。

李仙本來很當真地考慮過,是擄掠雷州灣沿岸的有錢人家好呢,還是擄掠過往船隻好呢。

普通的宗師境妙手能夠用護身罡氣抵抗槍彈,他們兩個固然做不到這一點,但依托驚人的反應力和體力,操縱盾牌防備槍彈也是不難的事情,要曉得左少卿單靠長劍都能格開槍彈,有了盾牌就更輕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