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立府和招賢令[第1頁/共3頁]
郡丞主掌治民,賣力幫手郡守措置一郡政務,上郡郡丞為正四品官職,中郡郡丞則為從四品官職,下郡郡丞為正五品官職。
大爭三年元月尾,南邊王王府正式對外公佈招賢令,在各地設立招賢館,選聘人才。不管是王府治下還是來自其他地區和權勢的人,唯纔是舉,隻要有才氣,通過提拔便可被汲引為官員,到王府或處所任職。
至於縣級以下,則還是相沿村為行政級彆,一樣分上中下三個級彆,上村500戶,中村300戶,300戶以下為下村,統統村內皆設有三老、薔夫、遊繳總計3-5名無品級的官員。
這也是顛末兩年時候的奮戰後,司馬宇第一次正式作為一方諸侯向其他權勢收回了本身的呼聲。
本來以國淵的意義是想要讓出長史之位,由王猛出任的,不過考慮到王猛畢竟投效時候日短,一定能夠服眾,司馬宇才特地讓其出任智囊之位,待其堆集充足的聲望後再行晉升不遲。
按照上郡、中郡、下郡的大小不一樣,所裝備的官員也不一樣。
招賢令一出,全部南邊王府治下及周邊地區的百姓風起雲動,凡是自發有些才調的人都紛繁湧向各地招賢館。46
跟著司馬宇正式稱王,南邊王王府代替楊武將軍府成為官方的最高行政機構,賣力幫手司馬宇管理全部王國。
都尉治郡兵,賣力統領和整訓郡兵,平常首要賣力防備賊盜和保持一郡治安。上郡都尉為正四品官職,掌2000郡兵,中郡都尉為從四品官職,掌1500郡兵,下郡都尉為從四品官職,掌1000郡兵。
智囊,主策畫諫言,參謀軍政大事,有監察軍政要務之職,從二品官員,由王佐之才王猛出任。
跟著郡縣製的建立和南邊王府的立府完成,全部司馬宇權勢的文職官僚體係就超越2萬人,較之先前擴大了數倍之多,急需選任大量的官員來擴大王府和各郡縣。
三老掌教養,薔夫掌一鄉之行政,兼收賦稅,遊繳捕盜賊,官治安。
餘下十二曹、主簿、,則由原揚武將軍府十二曹和主簿升任,全為正四品官員。議曹,主謀議事。辭曹,主評官司。奏曹,主章奏事。賊曹,主盜賊事。決曹,主罪法事。集曹,主簿計事,秩俸比三百石。戶曹,主民戶祭奠農桑事。法曹,主郵驛科程事。尉曹,主卒徒轉運事。倉曹,主倉穀事。兵曹,主兵事。金曹,主貨幣鹽鐵事。計相,主郡國上計事。主簿,省錄眾事。
縣官中除縣令為正七品,縣尉為從七品官員外,其他皆為從八品和九品官員,不管上縣、中縣、下縣,每縣縣府均配屬屬官不得超越30人。
大爭三年的第一個月,對於司馬宇麾下的一眾文武而言,既是歉收的一個月,也是繁忙的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