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七章 海上封鎖[第1頁/共3頁]
兩三年下來,固然還冇有親身去過,但是對於東麵阿誰傳說中多金多銀的倭國群島還是有了很多的體味,固然對倭國充滿了鄙棄,但卻不會在這個時候節外生枝。
孔有德帶著羅守忠以及羅守忠麾下衝出了包抄圈的明軍器槍手們,一起往登岸地逃去。
同時也在明天夜裡就派了人前去北方數十裡外的淨水山城,去傳令對馬藩的家老柳川調興率軍聲援。
與此同時,陳繼盛也派出了一支已經拆卸了火炮的船隊,先行返回瀛洲島報信。
且說一大早上,孔有德帶著羅守忠所部的明軍器槍手壓著陣,催促著朝鮮軍翻過山嶺,走出山林,往南麵嚴原港內的本地進軍。
因為瀛洲鎮守府本身就是一個島嶼,島上的物產固然還算是敷裕,但是若落空了來往的商船,落空了海上的貿易,這個島再大,也不過是一個海上的監獄。
陳繼盛一樣在瀛洲島上任職已久,因為地理位置近便,閒來無事的時候,就是與來往西歸浦或者瀛洲澳的海商,探聽倭國的環境。
自從崇禎二年玄月朝鮮擯除了釜山的倭館以後,這片海疆之上來往的商船就已經少了一大半了。
第二次打擊對馬島失利以後,陳繼盛、李性忠、孔有德、李貴、元鬥杓等人,籌議來籌議去,決定先采納封閉圍困的體例,看看能不能逼迫島上的宗義成等人接管大明的前提。
如果本身孤注一擲或許有取勝的機遇,但是顛末端之前在圖們江口一帶,以及建虜後金國大火線的連番交戰以後,隨軍照顧的彈藥早已耗損得差未幾了。
成果可想而知,假想中的突襲變成了強攻,本就落空了先機,而層層疊疊、依山就勢修建的金石山城,又非常高大堅毅。
跟著金石山城內的守軍成群結隊端著火繩槍出城打擊,還都是手持冷兵器的朝鮮軍敏捷崩潰。
而其他被圍住的大部分朝鮮軍,都死在了島上倭兵的火槍之下。
可惜的是,孔有德也小瞧了對馬藩。
陳繼盛回絕了孔有德要求,然後收攏了逃回了的敗軍,帶著船隊回到嚴原港的外海,彙合了李性忠麾下一樣彈藥未幾了的船隊以後,當日下午,重新回到了對馬島東麵十多海裡外的那處島嶼四周,駐錨休整。
這些明軍器槍火炮的多量彈藥耗損,在圖們鎮守府阿誰地區,或者說在朝鮮的本地港口,是得不到有效彌補的。
而來自瀛洲鎮守府源源不竭的強大的糧食彈藥等物質補給,也讓陳繼盛、李性忠等人,有才氣得以帶領一萬多人的雄師,以及五百多艘大劃子隻,履行封閉對馬海峽的島嶼封閉戰。
隻要少部分跟明軍跟得比較緊的朝鮮軍纔有機遇逃出世天。
這些海軍人馬和戰船,分作了數支船隊,出冇在對馬島北島(即後代上島)、南島(即後代下島)的沿岸,以及對馬島的東部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