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難逃宿命[第1頁/共3頁]
再一個就是,對於旗正犯了大罪以後的措置,即便黃台吉貴為大汗,名義上的八旗共主,也是不能隨便就停止懲辦的,要想對犯了大罪的旗主停止懲辦,必須由八旗共議,也就是八王共議。
阿敏被捆住了手腳,堵住了嘴,但仍然不甘屈就,兀自掙紮著,嗚嗚啊啊地嚷嚷個冇完。
至此,顛末一番幕後買賣和殘暴鬥爭,黃台吉也勝利地變好事為功德,完成本身擔當汗位以來,對八旗內部山頭派係的第一次整合。
扈爾漢上前,展開一幅卷軸,大聲宣讀了起來。
至於前麵的內容,阿敏已經冇有再當真去聽了,隻恍忽聽到本身的鑲藍旗旗主身份,賜與了本身唯一的弟弟濟爾哈朗,也瞥見濟爾哈朗進得殿中,安靜地領受了八王共議以後的成果。
對黃台吉來講,天聰二年玄月,阿敏和阿濟格征討征討東江鎮失利所形成的喪失固然龐大,但是顛末他如此這般佈局一番以後,也很難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功德了。
除非他冇有子嗣,乃至連弟弟或者侄子也冇有,才氣給外人。這也是厥後滿清所謂世襲罔替****的來源。
阿濟格不測慘死,不但減弱了多爾袞同母三兄弟的氣力,並且給了黃台吉一個力推嶽托上位的機遇,不但勝利把鑲紅旗歸入本身的權勢範圍,並且還藉此大敗之機,削去了阿敏的貝勒爵位,奪了他的旗主以後,去掉了八旗當中勇於公開跟本身叫板的一個山頭。
黃台吉派揚古利到瀋陽城外驅逐阿敏入城,不過是把他領出去宣佈八王共議的成果罷了。
對此,濟爾哈朗也冇有躊躇,畢竟即便交出了十個牛錄,再刨除東征當中喪失的約莫兩個牛錄,鑲藍旗也還是具有四十八個牛錄的氣力,在女真八旗當中,也仍然是一支不成低估的力量。
數日以後,阿敏被兩黃旗的護軍押出汗王宮,送回了他本來的貝勒府,而此時貝勒府的後院,已經建起了一圈高達兩丈不足的高牆。
但是黃台吉是不會給他再次公開說話機遇的,扈爾漢也是不管不顧地儘管唸完了本技藝中的詔令。
如果本身的親弟弟濟爾哈朗都與黃台吉等人占到了一起,那麼本身底子就冇有一點抵擋的餘地了。
一來,濟爾哈朗是阿敏的弟弟,具有擔當旗主之位的資格。二來,濟爾哈朗是鑲藍旗的固山額真,相稱於阿敏之下鑲藍旗的總管大臣,最首要的是手裡把握著鑲藍旗一半的力量。
但是即便是黃台吉在獲得了八王當中六位的明白支撐,他也最多隻能做到把鑲藍旗的旗主之位交給阿敏的弟弟濟爾哈朗。
聽到本身重蹈奴兒哈赤宗子褚英的覆轍,也要被圈禁起來,幽居至死,阿敏心中更是怒極,又開端奮力掙紮起來,嘴裡固然塞著一整條綢緞汗巾,卻仍然儘力地在嗚嗚啊啊地發著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