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八王議政[第1頁/共4頁]
後金國天聰汗黃台吉,對於此次鑲藍旗和鑲紅旗結合征討東江鎮,但是寄予了厚望的。
多爾袞帶著多鐸找過黃台吉以後,黃台吉很快就下定了決計,因為他發明多爾袞和多鐸兄弟也會成為他措置和減弱阿敏的幫手。
不過當時的阿敏十歲高低,已經能夠記得住殺父殺兄之仇了,而當時的濟爾哈朗倒是更加年幼,對父兄的慘死能夠也底子冇有留下甚麼印象,總之長大成人以後,不但向來冇有對奴兒哈赤或者黃台吉表示出甚麼敵意,也不像阿敏那樣,因為心中記取仇恨而常常表示出一種罕見的桀驁不馴。
實在,還在返回瀋陽的途中,阿敏就已經鑒定,黃台吉這些人必定不會顧念甚麼兄弟手足之情,阿濟格死了今後,鑲紅旗必定要被黃台吉設想奪走。
現在,女真八旗當中起碼有六旗會站在本身的這一邊,這讓黃台吉胸有成竹、勝券在握。
即便是正藍旗的旗主莽古爾泰還是一如既往地不共同,那也冇有乾係,隻要黃台吉和代善聯手,一句話規複了老奴奴兒哈赤臨死之前安排下的八王議政軌製,那麼即便是莽古爾泰與阿敏結合起來,也是六對二的局麵,也不是黃台吉這一邊的敵手。
三個月後,也就是公元一六三零年仲春,因為大明各省勤王之軍雲集京畿,黃台吉久攻京師不下,見勢不對,便將京西之地焚劫一空,然後帶領兩黃旗雄師從洪山口出關,返回了瀋陽。
但是黃台吉撤兵的時候,卻讓阿敏帶領鑲藍旗雄師,留守大明京師以東諸府縣,也就是通州以東、山海關以西的遵化、永平府等地,同時為黃台吉雄師斷後。
建虜八旗當中,兩黃旗在黃台吉及其宗子豪格的手上,正紅旗、鑲紅旗彆離把握在代善和代善宗子嶽托的手上,正白旗、鑲白旗彆離把握在多爾袞和多鐸手中,這就是六個旗了。
汗青上,崇禎二年十月末,後金天聰三年十月末,阿敏帶領鑲藍旗雄師,跟著黃台吉的兩黃旗主力,從薊鎮長城的喜峰口、大安口、洪山口三處破邊而入,敏捷攻占了京畿周邊府縣地區。
但是阿敏、阿濟格這兩個常日裡放肆放肆不成一世的蠢材,卻出乎料想地大敗而歸了。
黃台吉本來就一向想清算夙來桀驁不馴不平他的阿敏,因而當阿敏丟了冀東州府,私行逃回瀋陽以後,黃台吉就藉著這個由頭宣佈了阿敏犯下十六條大罪,將阿敏一舉拿下。
十六歲的多爾袞固然年紀不大,但倒是老奴奴兒哈赤死前親定的旗主,現在與本身的親弟弟多鐸,一個領著正白旗,一個領著鑲白旗。
現在時移世易,阿濟格已死,鑲紅旗已歸嶽托,兩白旗的氣力又大不如老奴活著之時,在黃台吉看來,為了以絕對的上風清算掉阿敏,或許是到了臨時規複八王議政情勢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