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三章 簡潔明瞭[第1頁/共3頁]
且說崇禎天子在接到了近衛軍第四鎮拿下了臨洮的喜信以後,快速地措置了李邦華等人報送過來的各個急難事項,目睹著西北的情勢,正在遵循本身當初定下的計謀向前演進,心中感到非常欣喜。
第三,西北流賊若能當場毀滅則當場毀滅,若不能全殲,則迫使西北流賊各部持續渡河進入河西地區,勿使任何一股流賊漏網東竄。
第一,速令武備院遵循李邦華的奏請籌措集結火藥彈丸儘快轉運補給西北各路官軍;
眼看著最後臨門一腳了,如果真的讓高迎祥或者張獻忠殺個回馬槍跑了返來,那可就全數前功儘棄了。
至於火線的那些詳細作戰安排,比如近衛軍和陝西、甘肅、寧夏等各路官軍,他們如何同一編配調劑等題目,崇禎天子管不了,也不想管。
是以,把他弄到京師來,放到錦衣衛批示使司裡去擔負一個不高不低的職務,也算得上一個得當的安排了。
近似熊文燦、楊嗣昌如許的督撫大員,就是這麼被坑死被玩兒死的。
對於西北地區,現在的這位崇禎天子當然不會滿足於隻是清除陝甘寧夏之地,不會滿足於隻是把河西真真正正地歸入到版圖當中。
因為到了阿誰時候,也就是流賊不再為禍大明要地的時候,大明朝又何嘗不能與高迎祥或者李自成之類的人物合作鑿空西域呢?
但他如果不識相,到了京師以後,特彆是進入錦衣衛任職以後,隨隨便便都能夠找個好處正法他。
不過這一次,最長於玩弄這類把戲的羅汝才玩火自焚,第一次就玩兒脫了,栽在了這個上麵。
李邦華、孫承宗、南居益如許的人物,已經算是這個期間最頂級的政治精英了。
他有他的長遠考慮,有他的長遠打算。
真到了當時候,官軍火線的敷裕之地,比如中原,比如江淮,比如湖廣,還不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正所謂謹慎駛得萬年船,天子謹慎謹慎一點總歸冇有錯。
那就是操縱這些歸降的流賊,去剿除其他的流賊,借力打力,以賊製賊,讓他們相互狗咬狗相互耗損。
第二,西北各路官軍彈藥補給完成以後,即由軍機大臣東勝侯李邦華同一調劑批示,儘快向西北流賊策動全麵守勢,乘機奪回河州與蘭州;
不過,更讓他感到非常欣喜乃至是欣喜的是,就在他方纔措置完西北的捷報,就在朝廷派往西北傳旨的使者方纔分開京師的時候,位於天津城中的水兵都督府,也送來了一封捷報。
自號曹操的羅汝才及其帳下文吏吉珪,在歸降之前,想得當然很全麵,前後路都想過了。
如果他識相的話,就老誠懇實地在京師四九城裡待著,情願吃喝玩樂能夠,情願妻妾成群,冇題目。
但是等來等去,他們也冇有比及他們想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