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日月當空照中華 - 第九十三章 貨幣問題

第九十三章 貨幣問題[第1頁/共3頁]

特彆是在食鹽專賣的環境下,一些大鹽商的產業,竟然比大明朝廷一年的稅銀支出都要多。比如居住揚州的秦晉鹽商,比如陝西三原梁家、西安申家,山西太原的張家、郭家,個個都是富可敵國。當然最富的還是徽州江家,在揚州的鹽業本錢就超越了兩千萬兩。

對崇禎天子來講,現在的鹽政清算已經差未幾了。他清算鹽政的目標實在很簡樸,可就是吃大戶,撈銀子,采納這類超凡辦法,儘快籌集到一大筆銀子,以應不時之需,現在這個目標早就已經超額實現了。

此中拿出一百萬兩,當場派給了朱燮元充作安定奢安之亂的餉銀;拿出五十萬兩給溫體仁,令其在閩浙總督的任上施助哀鴻,募民屯墾,並編練總督標營。

而要拉攏拉攏絕大多數的官員,最好的體例莫過於,用他們中的部分人所說的“帶血的銀子”,給他們漲俸祿。當他們拿到手中的俸祿,也是來源於這批銀子的時候,想來他們就不會再站著說話不腰疼了。

應當說,十七世紀之初的大明,不是冇有銀子,冇有銀子的隻是朝廷罷了。當時中國對西方出口了大量的茶葉、瓷器和絲綢,是以從西方流入了大量的白銀,但這些白銀有相稱一部分被官方窖藏,冇有進入暢通,以是才形成市道上的通貨收縮。

看著本身比較信賴的三位大臣,都是一副不覺得然的模樣,崇禎天子笑了笑,對他們說道:“朕所說的鑄新錢,可不是印寶鈔。而是拿銀子鑄成銀錢,到時候也能夠定名為崇禎銀元,一元合十角,一角合非常,一分合十文。

因為汗青上產生過如許的事情,比如萬用期間和天啟年間,就產生過如許的事情,就是拿更多也更大麵額的寶鈔,來折抵朝廷欠官員的俸祿。

如果大明的富商都是如許的守財奴,那麼不管從外洋流入多少白銀,大明也還是會墮入持續的通貨收縮當中。

但是當崇禎天子說出要鑄新錢,用鑄成的新錢作為發給官員漲薪後的俸祿時,三小我都有點擔憂,覺得天子是不是又要藉機斂財,名義上是漲俸祿,而實際上是減薪資。

對抄冇贓官貪吏的產業,或者抄冇閹黨、鹽商產業這個事情,現在這位崇禎天子,並冇有一點負罪感或者品德上的不安,畢竟這些人的財產多數,都不是靠正路得來的。但是朝廷之上的其他官員可不這麼想,有的是不敢公開說天子貪財嗜殺,但有的官員則上書勸諫天子親賢臣遠小人,乃至個彆的還彈劾鹿善繼、駱養性等人,逢迎上意、羅織罪名,劫掠搜刮官方財產。

比如當時一個姓周的揚州鹽商,家資大富,但倒是個典範的守財奴,死的時候把子孫叫到跟前,跟他們說本身贏利的法門,兩個字“不消”,是以積累了大量的銀子,請了很多看家護院的守著,成果到了滿清軍隊屠城的時候,上千萬兩的產業都被清軍抄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