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二章 封駁之權[第1頁/共4頁]
在這個一環扣一環的鏈條中間,最常常產生梗阻感化的,就是以各種清流自誇的年青進士們構成的六科廊了。
議貴州參政鄭朝棟,四川參政徐如珂,川東兵備副使劉可訓,貴州都勻知府陳熙韶,貴州參將劉養坤,石柱土守備覃克忠,雲南阿迷土司普名聲,貴州倮倮土司龍吉兆、水西城降將安隆及其侄子安世榮等八十九報酬三等。
現在這位崇禎天子就是用這個簡樸鹵莽的邏輯,一句話剝奪了六科廊封駁聖旨的權力。
並且對於禦史言官們近似如許的彈章,崇禎天子當然不會去跟他們一一叫真。
這一套法度走下來,每一個環節都要折騰上一段時候,即便是一起順利,一封聖旨要想走出紫禁城,也非得十天半個月的時候不成。
恰是因為曉得這一點,以是,現在這位崇禎天子,一上來限定了六科廊的權力,現在更是早已剝奪了六科廊的封駁之權。
除了皇親國戚、靠近臣子以及後宮諸位後妃的恭賀之聲,以及一部分人朝臣上書歌功頌德,獎飾崇禎天子聖天子在位賊酋授首、四海鹹安以外,另有一批都察院的各道禦史、六科廊的各科言官,紛繁上書群情。
否定天子本身,那就是違逆天意,就是大逆不道。
一些上書公然提到了順德夫人奢香,以奢香斥地龍場九驛之功也隻是封了個順德夫人的稱呼如此。
“百餘年來,朝廷禦北虜有功之文臣,未有一戰而封侯者,陛下以平水西之功而封侯二人、封伯一人,朝廷名爵世賞何時輕賤乃至於此?
隻要內閣諸臣達成了分歧,有了內閣的副署,現在這位崇禎天子纔不會在乎一個兩個或者多少個禦史言官的群情。
有的還說,向來世爵一姓也,秦良玉姓秦,而其子石柱宣慰司宣慰使馬祥麟姓馬,將來忠武侯百年,其爵傳給馬氏,還是傳給秦氏,朝廷如此荒唐,倒是難道平增事情,自找費事?!
自從現在這位崇禎天子理順了大明朝堂以後,六科廊的封駁之權早就被擱置了。
貴州總兵許成名以一等軍功,賜平蠻將軍印信封號,賜其宗子許儘忠錦衣衛世襲千戶之職,並賜水西安氏土司山林一千頃,永為世業。
“若陛下隻賞其功,而不罰其過,則臣請辭戶科,求歸故裡!”
除了這些人,其他有功的文官武將,也都一一獲得了詳細的晉升或者封賞。
雲南總兵官林兆鼎以一等軍功,賜宣威將軍印信封號,改沾益州為宣威府,賜給宣威、烏撒一帶地盤一千頃,永為世業。
都察院僉都禦史李世祺上書說:“自來國度外夷之患,北虜為急,兩粵次之,滇蜀又次之,倭寇又次之,西羌又次之。
此次安定奢安之亂的封賞之重,在大明朝此前安定西南土司的曆次兵變當中,都是前所未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