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六章 此事體大[第1頁/共3頁]
“本日淩晨,本撫院與祖總鎮又得得勝堡之急報,建虜雄師已抵漠南邊沿,兵鋒直指林丹汗所居之歸化城矣!林丹汗遣使叩關,向我大同撫鎮求救!”
大同巡撫範複粹坐在主位之上,一身大紅官袍格外顯眼,此時見該來的文官武將皆已到齊,隨即輕咳一聲,清了清嗓子,然後掃視了二堂當中的眾官一遍,待世人寂靜下來,沉聲說道:
範複粹三言兩語把全部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然後看著麵前的幾個大同巡撫轄地的文官武將,等待他們的定見。
此時聽了範複粹的說法,大家心中策畫,固然事情非常告急,但是建虜西征的目標是察哈爾部的林丹汗,而不是大同鎮。
由巡按禦史丁啟睿赴朔平,就近督領殺胡口官軍為西路。
除此以外,在吳甡的對峙下,將大同鎮轄地分為東西中後四路防區:
“前人有言,兩害相權取其輕,現在北虜不複當年之勇,此恰是我輩邊臣之幸也!建虜若占有漠南,才真是我輩邊臣之禍也!”
不過這一次,大同鎮監軍禦史吳甡卻對丁啟睿、祖大壽的說法不覺得然。
吳甡作為監軍禦史與總兵祖大壽之間雖有很多齟齬,但是目前尚能相處同事,此番固然曉得作壁上觀非常不當,但也隻是把話說到了這個程度。
“眼下我大明雖與林丹互市通好,然其狂悖無禮還是!若貴英恰等人所說失實,此番建虜西來,披甲執銳之士多達十數萬騎,祖某之前任職遼鎮多年亦何嘗見也!建虜來攻林丹,而我輩救之,其成果不止存敵,更兼召禍也!
“旬日之前,陛下有旨,遼東軍報奏稱建州醜虜繞道西進,有西擊蒙古之意,上諭大同文武官員用心著力於邊備,切莫忽視懶惰。
吳甡說道:“範撫院,祖總鎮,丁大人!林丹汗當然桀驁不馴,與我大同鎮是敵非友也!不過彼與我之乾係,當此建虜來勢洶洶之際,卻不免唇齒相依,唇亡而齒寒啊!
“到時候,建虜若聽聞遼東有警,必定惶恐失措,不能久頓於堅城之下,則我不必出兵亦可解漠南之危,屆時我大同邊軍便可結合林丹,銜尾追擊東虜,如此大勝可期!”
吳甡說完話,就聽大同知府馬士英說道:“北虜,國之敵也,東虜亦國之敵也!不過兩敵當中,亦有輕重緩急者也!
得勝堡在大同以北八九十裡外,幸虧從得勝堡到大同一起開闊,祖可法帶著侍從士卒一夜急行,到了第二天早上天剛亮,就叫開了大同城的北門,一起直奔北門內不遠處的大同鎮總兵府而去。
“以某之見,東虜來攻北虜乃塞外胡虜間事,孰勝孰敗,於我皆為無益,我輩隻需厲兵秣馬作壁上觀,待其兩敗俱傷,便可坐收漁翁之利也!”
丁啟睿的說法,正合祖大壽的情意,隻是之前不清楚世人情意,祖大壽不肯表白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