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七章 流賊蹤影[第1頁/共3頁]
而這些巡撫和總兵們對此卻毫無體例,因為他們冇有天子的旨意,以是晉王府捐不捐餉,給不給糧,全憑晉王府的誌願。
孫傳庭收到了賀時雨傳來的動靜以後,一方麵號令賀時雨在靜樂以南的汾水穀地安營紮寨,等候主力會師,一方麵號令王嘉徵麾下王廉所部死守寧化所,決不能讓流賊北上寧武關,從而跑出汾水穀地。
轉眼之間,崇禎二年就進入了四月中旬的暮春季候。
這個時候,孫傳庭哪有工夫治他的罪,看著渾身是血的杜文煥,曉得他必定經曆了一番苦戰,此時聽他說完,當即說道:“爾等既為前鋒,中伏遇襲也算兵家常事,此後謹慎謹慎,下不為例!”
很難說他當時是不是悔怨了太原城破之前的袖手旁觀,但汗青給他的答覆倒是,他作為大明宗室的親王,在明亡以後,隻要死路一條。
還好,現在在位的這個晉王朱求桂在崇禎天子的旨意麪前,冇有勇於抗旨不遵,隻是要求如同沈王府那樣,由晉藩的各支王府一起承擔,並且分期分批供應賦稅。
王嘉徵所部遣人帶來的動靜,則是汾水上遊穀地中的計謀要地靜樂縣城,已經落入流賊手中,王嘉徵所部已經退回靜樂以北六十裡的寧化所駐守。
朱求桂的心中當然是一百個不甘心,但是張曉、孫傳庭手裡有當明天子如假包換的聖旨作為根據,也由不得朱求桂不就範。
四月四日傍晚,孫傳庭帶領延綏軍快馬加鞭,到達了群山環繞的嵐縣城外,卻鮮明發明,嵐縣已然殘破,城內到處都是未及埋葬的屍身,而縣衙更是被焚燬一空,職員不知去處。
當然,也有的人說,晉王朱審烜在西歸的路上,趁亂逃脫了大順軍敗兵的魔爪,投降了前來追逐的吳三桂,然後被吳三桂獻給了多爾袞,然後被押回北京斬首。
而身在大明京師的崇禎天子,彆離就山西和福建的用兵事件作出了本身的定奪以後,緊接著把重視力投入到了京畿之地各種奇蹟的停頓當中。
但是還冇有北上多久,就趕上了杜文煥派來的哨探,說是杜文煥帶領的前鋒五百騎在火線五十裡處的一處河穀遭受大股賊軍,杜文煥邊戰邊退,往嵐縣方向撤回。
以是,得知了流賊占有靜樂的動靜以後,孫傳庭大喜過望,在嵐縣留兵一千,由遊擊陶希謙帶領保衛,然後殘剩的三千馬隊,從嵐縣解纜,沿著蘆芽山南麓的一條小道快速北上。
朱求桂一到,張曉就向他宣讀了天子的旨意。
張曉和孫傳庭此時也不是急缺糧餉,以是也就冇有對他追逼過火,承諾了朱求桂的要求。
現在在汾水穀地發明瞭它們的蹤跡,這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好動靜。
孫傳庭帶領主力還冇到嵐縣縣城,前鋒杜文煥就派人回報說,發明瞭賊甲士馬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