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九章 致命弱點[第1頁/共3頁]
十七世紀的荷蘭已經是一個共和國了,貿易發財,非常敷裕,以是想要到全天下的殖民地去冒險的人並未幾,這也是為甚麼他們在北美洲的殖民地厥後被新崛起的英國人掠取走的啟事。
沈廷揚考中進士以後,就被天子放到了武英殿中書舍人的位置上,在當今軍權終究的軍機處當值至今,常常瞥見天子與軍機大臣們群情朝務,心中老是按耐不住,想要向天子和軍機大臣們一舒胸中之意。
就荷蘭人這小我口範圍,想跟現在的大明爭奪對台灣的節製權,純屬是癡心妄圖!
“不過臣聞佛郎機人也好,荷蘭紅毛夷也好,其國其民雖借海事而大興,但實在不過西歐一寡民小國罷了,與我大明之億萬人丁比擬,遠渡重洋與爭奪東番,不過是螳臂當車、蚍蜉撼樹,不自量力之至。”
這個環境但是把前來報送軍機處文檔的沈廷揚嚇得不輕,覺得天子這是憂愁太重而至。
按照後代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記錄,直到公元一六三五年,也便是大明崇禎八年的時候,荷蘭人在台南地區的全數駐兵加起來,才隻要戔戔四百七十五人,連帶上荷蘭東印度公司動員前來停止殖民打劫的武裝商民,有記錄的也不過才戔戔一千多人。
是以,沈廷揚略一思慮,當即躬身說道:“以當年三寶寺人下西洋之事蹟來看,西歐諸國與我大明遠隔重洋,距我東番島恐稀有萬裡之遙。彼遠渡重洋才氣到達此處,不管其駐軍補給,亦或者移民轉送,都絕非等閒之事。
崇禎天子擔憂的不是荷蘭人,他所擔憂的是鄭芝龍。
“是以,以臣之見,為穩定東南計,陛下可令鄭氏大肆增兵東番,前去防備乃至擯除紅毛夷。”
但是眼看著乾清宮裡的總管寺人王承恩垂手侍立,不言不動,沈廷揚也不敢出聲,唯恐打斷了天子的思路。
幸虧此時他已經想明白了此中很多之前冇有來得及好好梳理的事情,現在想清楚以後,他對東南本地的穩定並不擔憂。
包含對於東番島上的荷蘭人、西班牙人,他都不如何擔憂。
“但是西歐諸國與我大明比擬,雖則船堅炮利更在我大明海軍之上,但卻有著一個致命的不敷之處。”
十七世紀的荷蘭,固然殖民地浩繁,海上力量強大,號稱“海上馬車伕”,但是其全部國度的全數人丁,加起來也不過才一百五十多萬人罷了。
這個年代,勇於跟著荷蘭人或者西班牙人的水兵艦隊,前去東南亞展開殖民地貿易的人,多數都是一些販子和冒險家,很少有淺顯的荷蘭或者西班牙百姓,來到遠在半個地球以外的歐亞大陸這一端海島上的殖民地定居。
此時,崇禎天子聞聲沈廷揚所說的話,看著他微微點了點頭。
“萬曆中,西歐諸夷蹈海東來,因有海船之便利、槍炮之鋒利,常常隻需幾條戰船,三五百人,數百杆槍,就能在南洋之地平滅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