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 打破僵局[第1頁/共3頁]
是以,在獲得這些環境的第二天,蒲月初七一早,洪承疇和張宗衡就聯名把這些貴重的第一手環境寫成手劄,派人快馬送去汾西,轉送軍機大臣李邦華。
因為到了蒲月初九的上午,朝廷的旨意終究被李邦華告急派出的第二波信使,送到了石樓縣城,傳到了洪承疇和張宗衡的手上。
這一次,李邦華用詞峻厲地重申之前的軍令,號令洪承疇所部以及張宗衡所部新編鎮西營,扼守石樓,切勿輕動,等候新任陝軍總兵王承恩率軍聲援。
因為顛末洪承疇和張宗衡所部哨騎多日的幾次哨探,洪承疇和張宗衡已經非常肯定,永寧州城和寧鄉縣並冇有多少流賊亂軍駐紮,而靠近黃河一側原屬山西都司鎮西衛的關隘堡壘,更是已被流賊所棄守荒廢。
洪承疇很快就從賊軍俘虜的口中,獲得了幾條首要的諜報:第一,賊軍十數萬人馬現在分為了五路,橫天王居中,其他各路賊頭各守一方。
洪承疇和張宗衡的聯名信剛派人送出城去,他們就迎來了李邦華從靈石發來的號令。
第四,“大梁王”駐守在山勢險要的山神峪,至於山神峪如何走,大梁王的老營在哪,這些嘍囉說不清楚。
崇禎天子這道旨意的傳來,讓正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洪承疇和張宗衡兩人,頓時有了事情可做。
比及阿誰不知姓甚名誰的流賊頭子大喊小叫,策馬衝鋒,動員手持刀槍的嘍囉們衝到火槍隊陣前的時候,頓時槍聲高文,幾近毫無間隔的三輪槍聲麋集響過以後,硝煙滿盈的陣前,慘叫聲、哭喊聲此起彼伏。
第三,駐守寧鄉的“大紅狼”“小紅狼”兄弟,是“大梁王”的麾下。
洪承疇麾下中軍都司李文雲所帶的火槍隊,已經北上抵近到了寧鄉縣城西北數十裡外的永寧州城四周。
李邦華冇說啟事,但是洪承疇與張宗衡冇過量久就明白了,呂梁山東麓的黃蘆嶺一帶必然產生了大事!
再然後,李文雲的火槍隊裡鼓聲響起,第三排火槍手端著火槍,齊步上前,然後鼓聲停下,李文雲一聲令下,火槍再次“砰砰砰砰”地射出百顆彈丸,而劈麵百步以外麋集的流賊步隊當中,又是一片慘呼聲傳來,與此同時又是數十人回聲倒地。
當然了,天子聖旨當中原定三千五百人的鎮西營,現在尚未編成,就已經喪失近三百,隻剩三千二百人了。
此時聽聞李文雲帶領的撫標中軍器槍隊戔戔三百人,就有這麼大的能力,闡揚這麼大的感化,當下自是大喜過望。
兩支北上的步隊,在柳林堡的西麵和青龍渡的南麵,都冇有碰到流賊的人馬,隻是當他們往東持續靠近永寧州城和寧鄉縣城的時候,才兩次碰上流賊的巡哨。
動靜傳回石樓,洪承疇與張宗衡得知火槍隊表示卓著,心中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