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抄家有理[第1頁/共3頁]
當一個官員不貪汙納賄,就冇法儲存的時候,那麼貪汙納賄就是必定的了。明末的政治危急,很大程度上就本源於朝廷的財務危急。朱大明對這一點看得是很清楚的,以是不管有多少官員上書反對抄家,都不成能擺盪他儘快撈錢的決計。
朱常洵是萬曆天子最為寵嬖的皇子,因為他的親生母親是萬曆天子最為寵嬖的鄭貴妃。而朱由校、朱由檢兄弟的父親光宗朱常洛,固然是萬曆天子的宗子,但倒是萬曆天子偶爾臨幸宮女,宮女有身生下來的。
當然瞭如果冇有充沛的來由,或者說冠冕堂皇的來由,朱大明也不能等閒對福王朱常洵脫手。
這些人中有內閣首輔,有尚書侍郎,有勳貴世家,都是家資大富的大地主、大販子、大宅門,抄他們的家不但政治上精確,並且經濟上也非常劃算。
現在的內閣,隻要三位閣臣,關於裁撤薊遼總督府,同時設立直隸總督府,並由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軍機大臣兼任直隸總督的聖旨下發後,孫承宗先是趕往通州檢察並安排直隸總督衙門的駐地等事件,然後又趕往山海關,坐鎮批示薊遼總督府的裁撤和搬家,忙的是不成開交,底子冇偶然候來見天子議事。
但是在前段時候,這個汗青懸案又被瞿式耜的《六不平疏》重新提了出來,而朱大明也順勢重啟了對梃擊案和紅丸案的調查,現在總算是有了停頓。固然當事人張差死了,王之寀也死了,但是劉光複卻冇死,鄭貴妃也冇死。
接下來的兩天,朱大明冇有再訪問大臣商討政務,除了批閱司禮監遞出去的摺子以外,可貴地有了一些閒暇,能夠陪一陪後宮的皇後和兩位妃子。
最驚險的就是顫動朝野的梃擊案了。朱常洛差點被一個手持棍棒闖進東宮的所謂瘋子擊斃。
倒不是說朱大明非要與這些人過不去,實在是朱大明找不到其他更加名正言順、大義凜然並且快速高效的來錢渠道了。
此次當然不能如許,錦衣衛、東廠的抄家蒐證很有效,並且也不全正視證據,有證據的看證據,冇證據的看禦史言官的彈劾,看朝野高低的揭露,總之不管京官還是處所官,在朝的,致仕的,乃至削籍為民在野的,隻如果閹黨就必然遭清理。
另一名閣臣李國鐠則儘力以赴在措置閹黨案,會同新任刑部尚書喬允升、督察院左都禦史李標以及大理寺正卿劉宗周,按照錦衣衛、東廠偵辦和抄冇的證據,遵循天子的意義議定閹黨職員的名單,為他們分彆品級,並議科罪名。
但是即便如此,一年的官員俸祿,如果足額發放,朝廷也需求支出一千五百萬兩銀子,而大明前期戶部的財務支出,每年也就收上來六七百萬兩銀子罷了。
至於厥後的紅丸案的當事人崔文升和李可灼,都還活得好好的,現在當然都被錦衣衛帶回了北鎮撫司獄中,包含劉光覆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