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路長故人歸[第1頁/共4頁]
方丈看著溫榮,捋須道,“既然師弟聲氣分開,王妃便不必擔憂。”
一天一天疇昔,溫榮的思念雖越來越盛,可心卻一點點安靜下來,許是因為方丈的欣喜,溫榮現在堅信李晟會回到她身邊。
溫榮不明白為何鄭大娘子的動靜會先於朝廷,也不肯多想隻迫不及待地做好接迎晟郎和哥哥的籌辦。
廖夫人一口茶都噴出來,坐在她中間的夫人趕快遁藏。恐怕沾到茶水和倒黴。
端陽節後兩日,有動靜言李晟等人已近京郊,約莫蒲月初九自西處開平門入京。
溫榮自傲必然會照顧好晟郎,隻要晟郎陪在她身邊,每天能聽到晟郎的聲音,就滿足了。
這日溫榮終究收到來自邊陲的動靜,信封上署鄭大孃的名字,溫榮鬆口氣,鄭大娘到達邊陲了,雖比她估計的時候多了半月,可兒安然就好。
今兒除了奪廖二郎的蔭補資格。她還要命人交代禮部官員。這幾年進士試不答應貪贓枉法,必然要公允。
show_read);
轉眼到了仲夏蒲月,溫府和南賢王府石榴花火紅一片,開得比往年還要富強。謝氏和林氏都歡暢地說是好兆頭,一衝動就摟著溫榮又哭又笑。
溫榮意興缺缺,不屑與她們辯論,不陰不陽地說道,“喲,廖家二郎要籌辦考進士試了?我先在此恭喜廖二郎金榜落款一舉中的。”
羅夫人嚇一跳,她非溫榮族中長輩,連稱不敢,那裡有王妃奉茶的事理。
方丈看著溫榮煮茶伎倆,目光微閃,拈佛印笑道,“王妃熟諳貧僧的師弟空明。”
因為俱是傷兵,李晟他們雖提早一月回京,但路上逛逛停停。溫榮估摸他們要花三蒲月時候。
溫榮神采不動,冷哼一聲,“誰家孩子出事父母不哀思?既然郭夫人捨不得郭大郎,就該少說兩句風涼話。有嚼口舌的閒工夫,不若多求佛多抄經籍,誠懇禱告聖朝軍大勝,禱告王節度使、南賢王、羅大郎他們安然恙安然返來,不然郭家大郎上疆場,最遲就是下個月的事。”
等候李晟、溫景軒的日子裡,溫榮也不再謄寫經籍和拜佛,而是進宮向盧瑞娘討要藥方劑,回府又翻看了很多藥典醫籍,嘗試做一些強身健體的藥膳。
在分開通光寺的馬車上,羅夫人嚴峻地扣問溫榮先才方丈所言何意,奈溫榮亦是一頭霧水,可為了安撫羅夫人,溫榮勉強笑道,“羅夫人放心,照高僧所言,羅大郎必然安然事。”
溫榮揭開信封,目光刹時變了,待看完信裡內容,溫榮猛地站起來,將在她身邊服侍的綠佩嚇一跳,“王妃如何了?”
方丈感喟,“戰事非殛斃,疆場夙來血流成河白骨成塚。”
‘吱呀’一聲門被推開,正說話的女眷轉頭看到溫榮,幸災樂禍的笑一下僵在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