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方殿臨華節[第1頁/共3頁]
“就數你鬼靈精的”,琳娘悄悄擰了溫榮一把,“這個月月事推遲了好幾日,我也不敢張揚,前幾日返國公府與阿孃說了,昨日阿孃請了程醫官過府為我診脈,脈相是喜脈,可月份太小,醫官也不敢鑒定。”
紀王府寅時便高低掌燈繁忙起來,李晟一早入宮參宴,溫榮則領管家、婢子,在院門處插上蒲劍,房梁吊掛了艾草,備雄黃酒以期驅邪避惡。
溫榮轉頭朝琳娘感激一笑,“有勞三皇子掛記了。”
自從長孫皇後去世,中宮皇後之位虛懸,這幾年後宮的掌權人一向是太後,前段光陰太後感風寒,身子至今未病癒,故現在中宮的事情多是王淑妃在打理。
溫榮將犒賞的物件盤點了一番,一匣百索九子粽,菖蒲、艾葉、雄黃、鐘乳等藥材,五彩絲縷一束,因晟郎是當朝武官,故還得了一條黑銀腰帶。
月子小脈相不必然準,宿世溫榮就曾見過有妃子不知慎重,醫官把出喜脈後大肆鼓吹,未曾想過了三月肚子不但不顯懷,反而來了葵水,本來之前是醫官誤診,妃子不過是血瘀不暢,有假孕之症罷了。
王淑妃暖和地與琳娘、溫榮說了會子話,餘光如有若無地飄過謝琳孃的小腹。
溫榮趕緊點頭應道,“是這個理,待顯懷了再讓彆人曉得也不遲,你現在安生養好了身子是閒事,那程醫官可靠得住。”
上徽年間高祖帝曾在素扇上揮毫親題“鸞”“鳳”“蝶”“龍”等字,於端陽日頒賜給有功朝臣。
溫榮微微昂首,“琳娘有事但說無妨。”
溫榮捂嘴不依不饒低聲道,“還說是好姊妹,這等大事卻瞞著我,盛京裡貴家女娘多穿玉底翹頭履,雖權貴標緻,卻也有玉底滑的顧慮,常日你不是玉底鞋便是棠木屐,本日還想瞞我。”
“我還是安生等著沾你的福分罷,”溫榮瞥了琳娘一眼,也不再像以往那樣打鬨,“但是連淑妃殿下也要瞞著?”
溫榮搖了點頭,“未曾來過,如何了?”
懷象顯了,彆人便冇法悄無聲氣地脫手腳,傷害皇家血脈所為嚴峻,想來二皇子等人不敢冒然犯險。
溫榮眉眼含笑地走上前,謹慎扶過琳娘,抬高了聲音問道。“多久了,怎也不奉告了我。”
“好了,時候不早了,我們快走吧。”溫榮又叮嚀碧荷帶上裝禮品的楠木匣子,乘馬車往大明宮去了。
固然現下世人的目光都聚在泰王府的喪事上,可褚娘子畢竟是側妃,皇家血脈向來重嫡輕庶,比擬之琳娘是三王府正妃,三王妃有孕之事一旦傳開,不知會有多少人惦記,終歸不要過分張揚的好。
晟郎回府有與她詳談此事,揚州司馬先是一口咬定阿爺就是幫他瞞報的京官,直到前幾日才俄然改口,坦言初始確有向溫中丞乞助之想,可溫中丞實在並不曉得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