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1頁/共4頁]
“黃普公是陛下……”崔騰倉猝收斂,“我還是走吧,快點回家奉告母親好動靜,給皇後籌辦一下。”
事情常常如此,帝位不穩的時候,他常常能聽到實話,刺耳,但是有好處,現在帝位安定,耳中所聞都卻都是阿諛與附和。
卓如鶴掃了一遍,禮部尚書是主試官,也湊過來看了一眼,扭頭向一名考生道:“劉檢,陛下問的是西方情勢,如何應對神鬼大單於,你如何儘寫西域的事?”
中司監劉介從天子那邊獲得表示,上前道:“彆急,你曉得神鬼大單因而誰嗎?”
崔騰臉上一紅,“陛下傳聞了?”
“嗯?”
有幾名考生立即皺起眉頭,他們寒窗苦讀十幾年,聖賢之書背得滾瓜爛熟,除此以外,兩耳不聞窗外事,底子不體味西方的情勢。
信是黃普公寫來的,說話委宛而謙虛,一多數內容是在感激天子的知遇之恩,隨後說到了正題:他要撤兵,並且不回大楚,將留在海上,“眺望故鄉,感念聖恩,垂涕不已”。
這不怪南冠美,楚軍的戰略還是奧妙,連朝中都隻要少數人曉得。
但統統人都伏案疾寫,起碼要給天子一個好印象。
黃普公臨出征前娶了一名老婆,留在大楚冇有帶走,韓孺子記得此事,每到節日,必給重賞。
韓孺子心中卻另有一人,他之前見過羅世浮,印象中那是一名有點害臊的年青人,與楊奉不像同一種人,幾日前的殿試再見麵,他已經是一名沉穩有度的讀書人。
從悠遠的西方送來一封信,令韓孺子非常憤怒,連皇後再度有身所帶來的高興都少了一大半。
等屋內再無外人,張有纔出去,雙手呈上一份奏章,“勤政殿送來的。”
“這類事不消你操心,另有一件事要交代給你,皇後有喜……”
題目很簡樸,卻與典範無關,而是扣問他們如何對待西方情勢和大楚的備戰。
宰相還是卓如鶴,禮部尚書換了新人,十餘名大臣旁聽此次問策,再加上十名考生、十幾名寺人,房間裡顯得很擁堵,卻也熱烈。
“黃普公敢叛變陛下,陛下冇需求再對他講仁義,先將他的夫人下獄,然後命她寫信,看黃普公甚麼反應,如果……”
參謀們挨個頒發觀點,意義都與崔騰差未幾,但是一個比一個激昂慷慨,找出更多的證據,比如有匈奴支撐,神鬼大單於遲早還會東山複興,毫不能養虎為患,必須一勞永逸地肅除。
最後,他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但願天子正式冊封英王,許他在外洋建國,永久向大楚稱臣。
淩雲閣裡參謀甚多,敢在天子發怒時開口說話的人隻要一個,崔騰問道:“黃普公做出甚麼事讓陛下如此活力?”
趙若素不懂軍事,問之無益,韓孺子正在發楞,被崔騰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