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2章 安內為先(烏鴉1131盟主加更)[第1頁/共4頁]
“比如?”
張紘停了一下,深深地看了一眼郭嘉。郭嘉咧了咧嘴,笑得有些勉強。張紘又轉向孫策,一字一句地說道:“如果天子出了不測,將軍可不戰而勝。如果天子竟然冒險勝利,和將軍對峙疆場,也不過是彼蒼送給將軍的機遇罷了。”
孫策把關於國債的大抵構思說了一遍。張紘聽了,幾次點頭。“這是一個不錯的體例,把事情擺在明處,按期還款,猜忌天然會少一些。”
孫策看著張紘,含笑道:“依先生的意義,我該如何做?”
孫策明白了張紘的意義。他現在的身份是鎮北將軍體味稽太守,這個職務必定是不能統領五州的。麾下的文武也好,百姓也罷,隻把他當作臨時賣力的官員,不會以為是他的臣民,現在接管他的辦理,一是被他的武力所震懾,一是被好處所誘。一旦他在疆場上受挫,好處又不能讓他們對勁——這幾近是必定的成果,冇有人會滿足的,蔡家就是最較著的例子——五州隨時能夠分崩離析。屆時分領各州的大將不是被本地豪強裹肋著自主,就是被本地豪強擠走乃至殛斃,更有能夠,他們也想過一把逐鹿天下的癮。既然出身豪門的武夫孫策能夠,他報酬甚麼能夠?
“雖說現在不敢斷言,但同一乃是局勢所趨。將軍這麼想,天子更會這麼想,不然他如何麵對天下人,如何麵對列代先帝?朝廷所據之地大多瘠薄,冀州被袁譚占有,隻要益州能供應朝廷,以一州之地供應半個天下,益州也支撐不了太久,是以天子必然會行險,會急於求成,以求竄改這個對他倒黴的局麵。既然是行險,就不免會出不測。”
張紘很驚奇。“將軍,你有甚麼主張?”
張紘舉亞曆山大為例,可謂精準。亞曆山大身後,他麾下的上姑息盤據自主了。如果有了朝廷確認,那環境不一樣了。一是他能夠名正言順的節製五州,二是他和麾下諸將建立了君臣乾係,無益於內部連合,今後再有人想自主,多少會有些顧忌。
張紘也笑了。“奉孝莫急,實在我現在說的就是天命,隻是還冇點題罷了。”
孫策想了想,苦笑。“先生所言甚是,瓜田李下,我有點弄巧成拙了。”
當然,他今後想自主也費事。
“哈哈,是我心急了。”
郭嘉哈哈一笑。“先生有命,焉敢不從。不過,我現在最體貼的還是先生所說的天命。”
“對朝廷來講,這何嘗不是一個彆例。”張紘說道:“朝廷與將軍相安無事,纔有能夠立穩腳根,重整旗鼓。天子大誌勃勃,敢為天下先,效仿子嬰,閉關自守,承認將軍盤據一方的能夠性不小。”
孫策連連點頭。張紘這個措置體例很合適市場經濟的原則。
“亡羊補牢,猶未晚也。”張紘說道:“將軍明日去洄湖,後天去龐家,這都是與襄陽間家普通的來往,隻要不觸及好處,心中忘我,大可直道而行。蔡家有過,也不必諱過飾功,讓杜畿去查,隻是查完以後要予以公佈。印書坊要建,但不能隻讓襄陽書院建,大可將印書技術公諸於眾,誰想建就建,自主運營,自大贏虧。如此一來,為了爭奪市場,書價天然降落,將軍的目標也就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