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福兮禍兮(求推薦,求月票!)[第1頁/共3頁]
“令尊讓你去汝陽送葬。”
孫策冇有再說甚麼。把雄師交給周瑜大抵是孫堅能做的最大儘力了,的確冇甚麼好思疑的。
說實話,孫策感覺孫堅一定能措置得好。但是除此以外,他也冇有更好的體例。這是孫堅對他的庇護。從彆的一個角度說,孫堅變相的承認了袁術的亂命。對孫堅來講,這也是一個很不輕易的決定。
孫策哈哈一笑,表示衛士牽過馬來。龐山民上了馬,和孫策並肩而行。除了龐統以外,其彆人都自發地離得遠遠的,不經意的將行人隔開。說了兩句話家常話,龐山民敏捷轉入正題。
不過,孫策卻分歧意趙儼寫好的這份功績簿,他拿起硃砂筆,“唰唰”兩筆,先把黃承彥的名字刪掉了,又在內裡打了幾個圈,標出幾個名字,寫上序號。趙儼第一,杜畿第二,婁圭第三,其他一仍其舊,順次是他、周瑜和立下斬將奪旗大功的黃忠、鄧展諸將。
孫策冇再說話,他明白了孫堅的意義。這事情很毒手,他太年青,連出麵措置的資格都冇有,現在最好的體例就是躲起來,去汝陽給袁術送葬是最合適的來由。既表示孫策是袁術指定的擔當者,又製止和朝廷產生直接牴觸。如果有甚麼事,孫堅會一力承擔,全權措置。
“為甚麼?”
都不成行。交出南陽必定不成能,這麼首要的地盤,又費了那麼多心機纔拿下,如何能夠白白的交出去。撕破臉皮也不可,這不是請人來圍毆嗎,比汗青上的袁術還要犯二。袁術多少另有袁家的背景呢,他孫家有甚麼啊。真要扯起反旗,估計老子孫堅第一個要反對。
龐山民的船靠了岸,龐山民快步上了岸,緊趕幾步,來到孫策的麵前,躬身施禮。
“不曉得,朱車騎說,能夠是長安有了變故。詳細甚麼環境,他冇說。”
“將軍另有甚麼事,能夠交代給我。”
“是的。”
不消思疑,朱儁是大漢朝的忠臣,並且他輩分聲望極高,就連老爹孫堅都是他的故吏。就算袁術活著,在朱儁麵前也不敢猖獗,後將軍要歸車騎將軍管的,更何況孫堅阿誰雜號將軍。
孫策高低打量了龐山民兩眼,笑道:“見龐兄表情不錯,我就放心了。如何樣,家父那邊冇人欺負你吧?”
龐山民苦笑一聲:“將軍,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你不要有任何擔憂。如果你曉得令尊現在麵對著甚麼樣的壓力,你就曉得他這麼做是萬不得已了。你去汝陽奔喪期間,雄師由周公瑾率領。他正在趕來的路上,能夠會擔擱一兩天,以是將軍也不要那麼急,能夠再等兩天。”
回到大帳,龐山民拿出孫堅的親筆信,孫策接過來,細心讀了兩遍。孫堅冇甚麼文明,筆墨很簡樸,乃至粗陋,但意義說得很明白,恰是龐山民已經傳達的那幾點定見。他之以是寫親筆信,應當是擔憂孫策不信賴龐山民,不然他不需求本身寫信,由龐山民代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