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巧獻連環計[第1頁/共4頁]
韓湛起家扶起沮授,笑著對他說:“待沮公與功成返來之日,本侯一訂婚率冀州文武官員出城十裡相迎!”
沮授和蔡琰兩人雖是第一次見麵,但因為有共同的話題,是以談起來格外投機,乃至於坐在一旁的韓湛被他們蕭瑟,也冇有發覺道。沮授感慨的說:“授一向久仰蔡侍中的大名,可惜一向無緣得見,真是讓人遺憾啊。”
“沮先生公然是博學多才,”蔡琰巧笑盈盈地說:“冇錯,此曲乃是家父所著《琴操》中的《河間雜歌》……”
想到曹操,韓湛猛地想起了一件事,官渡之戰,袁軍打敗,而沮授因被袁紹囚禁,冇法逃脫而被曹軍俘虜,獻給了曹操。曹操當初就曾經勸說他:“本初無謀,不消君言,君何尚執迷耶?吾若早得足下,天下不敷慮也。”並讓人好吃好喝地接待他。就算如此,沮授還是趁人不備,盜馬詭計逃回袁紹之處,被曹操抓住後怒而殺之。
“沮監軍莫要擔憂,”都快昏昏欲睡的韓湛,聽到沮授說這話時,頓時整小我都變得精力起來,他插嘴說道:“若你想見蔡侍中,本侯倒可覺得你安排。”
聽沮授提到了昭姬,韓湛頓時腦中靈光一閃:對了,我不是要想體例將蔡邕帶回冀州麼?雖說派了一個部屬,將蔡琰的手劄帶到了長安,但以蔡邕的脾氣,他斷斷不會因為一封手劄,就跟著一個知名小卒分開長安,長途跋涉來到冀州。但如果去聘請他的人,變成了沮授,或許環境就大不一樣了。
回到府中,韓湛帶著他來到了蔡琰住的屋子。見韓湛帶一個陌生人出去,蔡琰不由微微有些驚詫,是以這屋裡彆說外人,就算府中的管家補丁,也很少進入。不過她想到既然韓湛能將此人帶出去,想必也是一個有來源的人。
一曲終。沮授連聲喝采,隨後問道:“不知此曲但是蔡侍中在《琴操》中,所記下的曲子嗎?”
韓湛望著蔡琰走進裡屋後,收斂了臉上的笑容,對沮授說:“沮監軍,朝中大臣想撤除董賊,何如董賊有兵,身邊又有虎將呂布保護。你此次到了長安以後,我但願你能助朝臣們一臂之力。”
韓湛等沮授表完態以後,笑著對蔡琰說:“昭姬,沮先生不日便要出發前去長安,你還是儘快給蔡侍中寫一封手劄,讓他帶往長安吧。”
沮授在接管韓湛任務之前,還慎重其事的問:“亭侯,你真的以為來年開春,朝臣們能撤除董賊嗎?”
蔡琰聽兩人談起了本身的父親,心不由提到了嗓子眼。她不敢打斷兩人的說話,隻是焦心腸等候韓湛接下來的安排。
沮授趕緊行禮:“授這廂有禮了!”
“請亭侯放心,”在沮家時,韓湛固然說過要迎天子到鄴城,但沮授底子冇有往內心去,他以為那不過是為了皋牢本身,而隨口說出的。此時再聽到,貳內心的感受便不一樣了。他趕緊向韓湛躬身見禮,“授定會竭儘儘力,壓服天子前來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