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招降劉雄[第1頁/共5頁]
“向東逃?多少人?”
過後劉雄傳聞,此次西涼暴動範圍之大為二十年來所未有,韓遂、馬超、程銀、成宜、梁興、馬玩、侯選、張橫、楊秋、李堪等十餘部儘皆起兵,另有太原商曜為策應,枹罕的“河首平漢王”宋建為後盾,羌胡權勢也承諾隨時策應,活動於興國一帶的氐族首級楊千萬也表示情願入夥,總兵力將超越十萬,頓時多了幾分信心。現在韓、馬兩家率先舉兵,其他各路也即將行動。劉雄的地盤在藍田,是最靠近朔方郡的一部,隻要進入朔方郡進逼上黨,就能打程閔一個措手不及,比及後續人馬趕到,便能夠拿下上黨郡。進而取幷州、入冀州、攻鄴城。
畢竟薑是老的辣,追了不到一裡地,劉雄發明可疑之處——不敷百人倉促逃竄,豈有不丟旗號之理?如何還舉著不放?
“馬超殺了他父親馬騰,想那馬騰也算是個豪傑,冇想到最後死在本身兒子手上了,前人曾雲:‘至亂之化,君臣相賊;長少相殺,父子相忍;弟兄相誣,厚交相倒;伉儷相冒,日以相危;失人之紀,心若禽獸;長邪苟利,不知義理!’這亂世當中利令智昏之徒甚多,無父無君又有何奇?”
劉雄也悄悄嗟歎——趕上這世道,我這代人是康寧不了的。
“甚麼!我若知此內幕,焉能與之同謀?”劉雄追悔不已。
“不敷百人。”
那官員站了起來,踱著步子道:“人活平生,樹功名於世,暮年保其功業不失,申明不墮。言之易行之難,若錯走一步,晚節不保,一世英名付諸東流,貽笑千古之下。”
“三曰康寧。”那官員歎口氣,“這個求不來,樹欲靜而風不止,生在這年代,上至天子下至百姓,誰能享上承平?”
劉大誌下暗想——這廝倒是句句在理,關中諸將若肯歸降,極力輔保程閔,今後也一定冇有繁華?非要撐著本身墳頭大的處所當草頭王,又能安閒多少?逐鹿中原這麼簡樸?玩不好連故鄉都丟了,屍都城冇處所葬了!
這官員也不管劉雄了,隻顧著跟本身兒子唸叨:“唉!若不是為了你們這些小的,為父一把年紀何必勞師遠征受此顛簸?我都五十多了,子曰‘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似為父這等年事就不負氣了,都快成老棺材瓤子了還上陣打打殺殺,莫非叫人家戳著脊梁骨罵我們為老不尊?”
禍光臨頭須放膽,劉雄還想賣賣老精力,把長槍一挺要率部突圍。哪知還冇認準方向,一陣箭雨襲來,冷不防臂上被創,鋼槍脫手;緊跟著三四個勇猛之士已將長矛刺入了他的馬頸。劉雄栽上馬來那一刹時,模糊瞧見了寫著“張”字的大旗,可冇等他再昂首,老胳膊老腿已被曹兵綁了個結健結實……
涼州和幷州都是靠近外族的處所,豪強權勢也更加彪悍。因為這些人精於戰役而疏於治民,很多處所人丁希少都成了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