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顧茅廬[第1頁/共5頁]
崔州平道:“愚性頗樂閒散,偶然功名久矣;容他日再見。”說罷施了一禮,頭也不回的就走了。
諸葛亮回到內屋,竟然哭了,喃喃道:“黃月英,我諸葛亮與你從小青梅竹馬,四歲之時便以私定畢生,你竟然叛變我,總有一天我會讓你悔怨的!另有那程閔,吾本欲助你成績一番大業,冇想到你卻奪我老婆,奪妻之恨不共戴天,我諸葛亮對天發誓今後定會讓你身敗名裂!”言畢便清算金飾悄悄從後院溜出。
這小生頓時嚇了一跳,忙道:“稍等,我這就去……”
聽完這話我笑了,墨跡半天不就是一句話“天下局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麼?因而頓時道:“先生所言,誠為高見。所謂天下局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然天下局勢關百姓何故?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吾不管何報酬王何報酬帝,隻是不忍生靈塗炭,百姓無家可歸,吾需求安天下還百姓安居樂業!”
孺子道:“太尉程閔大人在此,立候多時。”
孔明道:“南陽野人,疏懶性成,屢蒙將軍枉臨,不堪愧赧。”
我道:“方今天下大亂,四方雲擾,欲見孔明,求安邦定國之策耳。
孔明乃起家嗬叱道:“何不早報!尚容換衣。”遂轉入後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孔明道:“水鏡先生、龐德公,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聊天下事?二公謬舉矣。將軍何如舍美玉而求頑石乎?”
我無法的起家搖了點頭對趙雲道:“走吧,既然諸葛亮在家我們就快去求見吧!”
這話我固然愛聽,這事我固然也想做,不過還是得裝著漂亮的嗬叱道道:“子龍不成,我等乃是訪客,既然先生未醒,我等便稍等半晌,你且在外等待。”
我頓時道:“水鏡先生與龐德公豈虛談哉?望先生不棄鄙賤,曲見教誨。”
兩日光陰很快便疇昔了,因而我又一次登上臥龍崗求見諸葛亮,此次跟第一次一樣風和日麗,我與子龍上山而行,突見一人,麵貌軒昂,風韻俊爽,頭戴清閒巾,身穿皂布袍,杖藜從山僻巷子而來。看這身裝束較著的就是諸葛亮麼,因而上前問道:“先生非臥龍否?”
諸葛亮怒道:“混鬨,你尚且年幼怎可如此?”
公然是特麼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這特麼給我指的路竟然是劉備的老路?因而我頓時假裝驚奇的避席拱手謝道:“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閔如撥雲霧而睹彼蒼。但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皆漢室宗親,與吾何仇何怨,吾安忍奪之?”
崔州平笑道:“公以定亂為主,雖是仁心,但自古以來,治亂無常。自高祖斬蛇叛逆,誅無道秦,是由亂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常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亂;光武複興,重整基業,複由亂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兵戈又複四起: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未可猝定也。將軍欲使孔明調停六合,補綴乾坤,恐不易為,徒操心力耳。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地點,理不得而奪之;命之地點,人不得而強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