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離間計[第1頁/共6頁]
兩人撫掌大笑,倒真似一對多年未見的老友。但笑罷多時又頃刻相對無語——相互真的不是一起人!程閔出身豪門(後代也不過是個屌絲罷了),穿越以後此生雖久經波折,本末舛逆有違本誌,但非論究竟為誰打天下,他終歸是以戡平四海為己任。韓遂出於邊庭之郡,雖也讀孔孟之書,卻陰錯陽差成了一方匪首,實在並無縱橫四海之誌,隻想儲存地盤,到老留個整臉,給跟著他出世入死的將士一個交代。一個要安定天下,一個要盤據稱雄,他倆雖未談及劃地媾和之事,但必定這場媾和難有甚麼成果。他二人瞬息間無語,一陣凜冽的西北風襲來,都不由扭頭避風——又見天已轉陰落日將近,好似他二人也將步入遲暮之年。人生這條路真是奇妙,常常一步分歧,厥後的路便差之千裡,他們各自的晚節又是甚麼呢?
韓遂暮年遊學洛陽,是曾與程閔見過麵,可當月朔個涼州文生,一個是發作戶,彼其間又能有甚麼印象?人家既這麼懷舊,他也隻好跟著客氣:“是啊,昔日一彆都二十年了。”他這麼一說,身邊閻行直眨巴眼——這兩人越說越近,究竟甚麼友情?
荀攸唯恐本身動輒得咎,隻是拱手道:“惟主公之命是聽。”
馬超擠到近前詰責:“兩軍陣前焉能不言軍務?”
程閔聽其陳述出身經曆,也不由扼腕感喟——十個謀反之人倒有八個其情可憫,誰又是天生惡人?
龐統放動手裡的軍報,起家拱手:“惟主公之命是聽。”
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舉翅萬餘裡,去處自成行。
時隔三日冇有動靜,程閔便要親往敵營約見韓遂。眾將唯恐此去有險,極力禁止。但程閔一來是想趁熱打鐵教唆誹謗,二來也成心在仇敵麵前誇耀武力,故而執意前去。籌議以後決定由許褚統領五千騎士保護,並且把幼年的郭奕、田宇帶上擺佈相隨見見世麵。
程閔三次渡河在渭南安營,全部戰局產生了底子竄改。本來兩軍局於狹小一隅,相互管束難以用武,現在固然還是對峙,但疆場已換成了廣漠的關中平原,而程閔的運營頻頻到手,也使得關中諸軍士氣低靡。馬超等人墮入一片混亂,各部將領設法各不不異,有人主戰有人主和,對程軍的行動已無章法可言。馬超時而率兵到程營討戰,程閔不睬不睬任其號令。堪堪至玄月尾,一天比一天冷,韓遂調集眾將商討對策,眾將吵得麵紅耳赤,最後纔拿定主張——與程閔談判,願割黃河以西之地要求和解。
韓遂哭笑不得,也隻好撥馬回陣,本日雖未能詳議停戰之事,但憶起這麼多舊事,說了這麼多知心話,也算不虛此行吧。閻行自謀叛之日就滿心反對,是迫於無法才相隨發難,見韓遂與程閔相談甚歡,既感無法又有高興。若促進韓遂歸順朝廷,父母得脫於難,也何嘗不是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