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趕赴安邑[第1頁/共4頁]
想到這裡,便下定決計,跪下見禮到:“主公在上,張既願效犬馬之勞。主公不以臣下出身微末,既感激不儘。今後儘忠職守,無有貳心!”
實在董創業想讓張既先留在身邊做一名近似參謀的角色,但是目前軍中連個像模像樣的文人都冇有,確切冇人能很好的賣力糧草的。西涼軍後勤題目頗多,冇有可靠的、有才氣的人纔來賣力,也是形成擄掠殺掠過量的首要啟事之一。
荀悅在《前漢紀・文帝二年》載有晁錯複說上之言曰:“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過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三百石。”一百畝產粟三百石,畝產粟3石。漢朝的小畝比戰國期間的周畝略小,合今市畝0.228畝,摺合今量就是畝產粟281市斤,高於戰國前期的247市斤。一戶五人,有兩名男丁耕耘的勞動力,去耕耘一百畝地,可獲得三百石,在三百多年後的東漢末年能夠會更多。
韓暹又道:“不如我們再等幾天,如果還是冇有動靜,就立即調派親信奉告大首級郭太,然後再分一部分人馬到東垣縣和王屋山四周,製止牛輔的救兵從河內援助。”
鑒於以上所說的在西漢期間兩個個成年勞動力能夠耕耘一百漢畝地,也就是現在的不到23畝地。到了三百多年後的東漢末年,出產力有所進步改良,以是耕耘的效力也會略微有所晉升。筆者在今後的論述中設定一個成年勞動力能夠耕耘15畝地,畝產5石,每石60斤,畝產也就是300斤,可收成能夠獲得4,500市斤的糧食。前文以及後文都將利用當代的畝作為單位。
世人都點頭同意。
張既答道:“本縣的功曹,敦煌人周生列其才遠勝與我,能夠擔負大任。足以代替我。”
李樂一聽韓暹這話,立即出聲辯駁:“現在河西境內都是匈奴人和羌人,這些外族貪婪無道,見人就殺,如果牛輔的救兵從河西四周的的黃河水段走的話,非常有能夠會碰到南匈奴的截擊。並且河水比較湍急,我看能夠性不大。”
關於前文當中提到的“徐家男女老幼,青壯主子總計四千多人,良田十數萬畝“這一題目,關於此中的觀點,比如一小我能耕作多少地,一畝地能產多少糧食在這裡解釋申明一下。同時也算是一個本文關於農業方麵的設定。
張既心想本身在蒲阪縣根基上冇有了安身之地,剩下的世家大族不敢找董創業的費事,必定敢找本身的費事,如果留在蒲阪縣,恐怕將來死無葬身之地,又見董白本身頗好,也算是推心置腹,何況天下亂局已現,將來戰事不竭,天下又有那邊是本身安身之地,不如選一明主投之,揭示本身一身的報負。
也就是說徐家有十萬畝地,,四千多人,全數蒔植糧食的有六到七萬多畝地,另有一些作為養殖牲口,蒔植菜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