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幾人稱王帝 二 放眼天下[第1頁/共5頁]
“弟生於邊地,素知內奸之禍之烈,每求自救之法,憂思十載,乃立其誌!今當年老二哥之麵,弟剖誠告之,弟之誌,不肯為萬戶侯,不肯稱王霸,願我大漢彼蒼,生生世世,無有內亂之憂。使我大漢戰旗所到之處,天下萬族,莫不焚香換衣,夾道膜拜。使我炎黃子孫,勿論貴賤,行走萬國,而億兆胡夷,莫不屏息納氣,躬身垂首。使我泱泱大國,縱萬年而後,朝代更迭,而六合之間,雖國逾千萬,猶年年朝拜,歲歲進貢!六合雖大,而大家以炎黃之國為尊、為師、為父、為兄、為長、為法乃至為神!此,弟之誌也,願儘吾生之所能,立此萬世之基業,人擋殺人,國阻滅國,天不從,戮天!”呂濤豪情昂揚,手舞足蹈,滿麵通紅。
周瑜看看兩人,臉上淡然地一笑,低頭不語。
呂濤站了起來,從懷中陶出一張折起來的紙,放開在桌子上:“大哥,二哥,且看!”
呂濤越說越衝動,團團轉了幾步,舉手指著北方,大聲道:“現在漢室傾頹,中原疲敝,百姓流浪,群眾相食,餓殍遍野。然所謂諸侯,所謂宗室,內不思安寧萬民,外不思抵抗胡虜,而以一家之私,置子孫萬代於不顧,相互攻伐!更有甚者,引內奸覺得助力,縱狼入戶!”
“少兒不宜,少兒不宜……”一向悶在中間的龐統仰天長歎,拉著諸葛亮往外走,“長舌蟲,汝年紀幼小,實不宜聽此三人胡言亂語……”抬高了聲音,鬼鬼祟祟道,“嗯,我聞本日襄陽諸閨秀集會襄水之側……”諸葛亮竟不加駁斥。
漢末的初夏,還是一派春光融融,荊州高低,恰是水稻春種的時候。
二 放眼天下
“大哥……”呂濤叫了一聲,一時候卻不曉得該說些甚麼纔好。
“數年之間,荊州六合翻覆,一躍而富甲天下,群眾安寧,百姓充足,宗族敦睦,盜賊絕跡,聖教昌隆。禮法大行,策真不能假想也!三弟之才,非天授而何?”孫策酒不離手。舒暢地靠在躺椅之上,右手悄悄旋著荊州出產的瓷杯。目注杯中美酒,慵慵懶懶地說,他微微頓了一頓,昂首看向周瑜,笑道:“二弟於內政或有涉掠,觀三弟施政,可有所得?”
呂濤深深吸了一口氣,指著輿圖說:“天下之大,不知其幾千萬裡也!且非論大食、大秦諸國,北方鮮卑之地,幾在大漢之上,西方諸羌麻、大月氏、烏孫等人國,皆足為大漢之患!”呂濤食指敲擊著輿圖,沉聲道,“你我皆炎黃二帝諸子孫,勿論貧賤繁華,勿論豪門豪族,勿論山南水北,勿論男女老幼,本自同源,何必自傷?”
“民意!”周瑜微微一笑。捏起杯子,抬頭一口喝乾,“治國莫非軍政,皆以得民意為上。呼。五弟聰明非常,夙來謹慎細心,或能儘得三弟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