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9章 安民固本[第1頁/共3頁]
中,隻恐連朝廷的糧餉都敢打劫。”劉封言道:“朝廷糧餉皆取自官方,若百姓無田可種,無家可歸,難道竭澤而漁,殺雞取卵?民氣離叛,任你多大本領,具有泛博地盤,也非敗亡不成,縱有霸王之勇,如
軍詳審敵情,霸術應用恰當,全軍將士高低一心,加上民氣可用,各路豪傑互助,才叫賊軍大敗,此乃軍心、民氣可用也,將軍覺得如何?”
等不如也!”劉封聞言無聲一歎,張權等人能明白這個事理還算不晚,他這一套事理固然不成能再印證了,但汗青上的五胡亂華就是因為這個惡性循環而起,以是劉封纔不吝精簡兵力
代之功業。”對此童攸幾人更是深有感到,言道:“每逢戰亂,便寇盜縱橫,就是吾等所招那些流民,開初也有落草之意,若非吾等練習教誨及時,必然乾起了打家劫舍的活動,困餓山
盧忠被押送出城以後,涿縣終究規複安靜,氣候轉冷,百姓們忙著安家屯糧,本身的儲存最要緊,盧忠的死活底子無人再提起。劉封傳令將獲賊軍的糧草一半分與城中百姓,又把緝獲來的戰馬遴選良駒留下,其他全數留給城中百姓,連同盧忠搜刮的財帛也都分收回去,讓涿縣百姓能夠度過這個荒
張權等人紛繁點頭,言道:“若處所不靖,地步為墟,荒草成窼,百姓反叛,又需出兵征剿,不但賊磨難平,反而徒增民怨。盜寇多為無衣無食的貧苦百姓,殺之不忍,縱之必將又為禍害,散而為乞,聚而為盜,長此以往,必定十室九空,國力弱損,定為外寇趁虛而入,還是大將軍有遠見,吾
張華歎道:“想鮮卑軍初入幽州,多麼意氣昂揚,禿髮壽闐借軻比能南下之際,大肆兼併其部下,彙集各路鮮卑軍,已有十萬之眾。
老賊痛失子孫,報仇心切,竟敢分兵來擊,勝固可喜,敗則輕易軍心崩潰,現在賊軍銳氣不存,其勢已孤。”張華言道:“這幾日部屬在中山安民置地,細想這兩月之戰很有所悟,賊軍進入幽州以後勢如破竹,將軍數千兵馬馳援常山,看似勢單力薄,實則敵散我聚,敵虛我實,將
轉眼兩日疇昔,人馬休整一番,軍卒養好銳氣,劉封正籌辦次日出兵去救薊縣,俄然探馬飛報,薊縣鮮卑軍業已全數退走,薊縣百姓終究得救。
深感滿足。
第二日張華等人趕至涿縣,胡掖祿屋也運送兵糧到範陽,劉封命張華全麵主持安設涿郡百姓之事,將運來的糧草又撥出去一半之多。周處等聞訊前來相勸:“大將軍,我軍苦戰經年,在和河內之時已然糧餉不能佈施,現在兵少,好不輕易能夠滿足軍中之用,卻又分收回去,固然幽州百姓遭遇賊患需求理
應安撫,但眼下合法用兵之際,萬一糧草不繼,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