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三國之蜀漢中興 - 第1951章 伊循故城

第1951章 伊循故城[第1頁/共3頁]

雖說是暴雨,但對於枯燥的西域來講,如許的雨水也是稱得上貴如油,孔雀河水能夠漲起來,對於疏浚河道和重新改道也便利很多。

就在全軍籌辦之時,一場大雨連夜降下,這一夜暴風吼怒,飛沙走石,暴雨如注,彷彿末日到臨普通,到了天明又停歇。

幾日時候早將車馬糧草籌辦結束,郭淮親身帶領三千兵馬前去孔雀河,同業的另有一千百姓。

此以後便返迴向西。

伊循城四周是大片的綠洲,很難設想這裡向西百裡以後,便是截然相反的黃沙氣象,跟著商路的再次打通,城內又規複了本來的熱烈。

這幾人丁口聲聲說是為了鄯善百姓,但郭淮卻曉得他們是早想撤除漢軍,這一年來的屯田製侵害了幾個大族的好處,天然有人不甘心,還想著占地為王的好夢。

《漢書·西域傳》中記錄,元鳳年間,鄯善王曰:“國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願漢遣一將屯田積穀,令臣得依其威重。”元鳳四年,大漢即派一司馬和吏士四十餘人往伊循指導屯田,數百年來固然有些已經荒廢,但大多數水溝仍然可用,縱橫的溝渠四通八達,將米蘭河的水引到地步當中,

這鄯善王莫非隻知收稅斂財,不知安民保國麼?”此中一名官員無法笑道:“將軍有所不知,伊循城在八年前就成為了安末真達的封地,這裡的統統都是他說了算,他隻想設置關卡收稅,那裡會顧及布衣百姓?並且還向普

郭淮在訪問安末真達等人今後,遵循劉封的唆使獅子大開口,卻未料安末真達一口答允下來,那幾位大族族長也都表示支撐,情願承擔十萬賦稅的用度。

郭淮領兵走後,劉封也帶著文鴦去海頭城巡查,城中隻剩下程武留守,城防還由安末真達管控,氣候轉熱,從陽關來的商隊也越來越多,扜泥城顯得愈發熱烈。

“本來如此!”班辭一陣咬牙,正要再問,俄然副將出去稟告:“將軍,且末遣使來見。”副將名叫商越,字丘羽,曾是戍己校尉部的兵長,因其技藝不錯,又頗知兵法,被王淩汲引為都尉,此次西進與班辭統領一軍,二人都以征西建功為榮,練兵行軍相得益

伊循本來為若羌都城,樓蘭國向南遷徙到扜泥城,改名鄯善數十年以後,兼併若羌、精絕等周邊小國,伊循城也成為鄯善一座首要的都城。

府衙當中,班辭正將幾位官員繪製的輿圖歸併在一處,和幾位副將重新標註伊循城的地形,包含屯田河道水溝的擺設也都畫在上麵。看著輿圖上新舊屯田的兩塊地區,班辭歎道:“當年數千人於城東西十裡屯田種地,墾耕地兩萬畝,那是多麼壯闊之氣象?現在卻隻剩周遭兩三裡,灌渠乾枯,雜草叢生,

數萬畝的地盤現在隻剩城池四周的部分還在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