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之四世三公 - 第四八三章 英雄末路(上)

第四八三章 英雄末路(上)[第1頁/共5頁]

公孫瓚現在好歹也是一州刺史。麾下兵馬十幾萬,讓他投降天然不成能是立馬就能做出決定。故此。關靖也能瞭解。何況,公孫瓚能考慮反而是件功德,畢竟申明他有些動心。關靖一樣清楚袁常兵馬的戰役力,以及袁常麾下虎將,謀士的才氣,如果公孫瓚死磕,成果天然是不言而喻。

郭嘉點頭附和誌,不過隨後倒是反問了一句:“主公,那依你看來,公孫瓚投降的機遇有多大?”

既然冇有能夠招降公孫瓚,袁常也就落下這個心機,隻能在內心裡對公孫續說聲抱愧了。隨後,袁常和郭嘉商討了一番,會商讓誰帶領兵馬奇襲薊縣西門。最後會商了一番,貌似就典韋合適,趙雲要坐鎮軍中,批示雄師,天然跑不掉;而韓詢,於禁,鮮於輔,鮮於銀這些將領的武力值又差了太多,難以勝任。以是,最好人選也隻要典韋。至於出戰的兵力,現在有六萬餘的兵馬,薊縣又是城高牆厚,太少也不可,何況潞縣城西北的孤山也不難翻過,終究決定讓典韋帶領二萬兵馬為奇兵突襲薊縣西門。不過,現在雄師天然是要先開赴攻陷潞縣纔是正理。

而到了第三日的傍晚,關靖也帶回了公孫瓚的複書。信中公孫瓚表示,情願投降,不過,在投降前另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與袁紹停止一場決鬥,從而處理兩邊的仇怨。待與袁紹決鬥以後,公孫瓚自會無前提投降。

顛末一段時候的相處,袁常和公孫續二人以兄弟相稱,對於公孫續的為人,袁常還是極其信賴的。不過,郭嘉這麼做也是有備無患,袁常明白郭嘉的心機,天然不會指責於他。何況,公孫續不會泄漏奧妙,另有個關靖在場,不免心向公孫瓚的關靖會泄漏奧妙。謹慎行事,卻也冇有錯。

當時公孫瓚得知袁常和劉和結合擊退烏丸,東部鮮卑等外族兵馬的時候,公孫瓚便痛飲三碗美酒道賀。同時,對袁常的仇恨已經消逝不見,反而是濃濃的讚美之意。為此,在關靖拿來勸降信的時候,公孫瓚纔沒有第一時候把關靖給砍了。如果冇有袁常對待外族的行動,關靖絕對是冇法倖免。

“真的嘛,太好了。父親情願歸降?”

“不對!”

實在,也正如袁常所想,公孫瓚對袁常的仇恨比之袁紹還深切。

“嗯!”

隨後,公孫瓚也決定向袁常投誠。

當然,打動公孫瓚的天然不是袁常的兵強馬壯,而是袁常對外族的態度。

“並非如此!”

固然提及來冀州和幽州的戰役有著各自的藉口和來由,但是,實際上都是兩方權勢為了擴大本身的權勢而找的藉口罷了。並且,嚴格提及來。袁常和公孫瓚並冇有任何的仇怨,是袁紹有負於公孫瓚。

“我知奉孝必定另有良策霸占薊縣,不過,剛纔顧慮平異在場合以纔沒有提出來。現在便剩你我二人,但說出來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