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之四世三公 - 第五七七章 水鏡身份

第五七七章 水鏡身份[第1頁/共5頁]

龐德公之以是給司馬徽一個水鏡的評價,不過是在悄悄的表白司馬徽和他背後權勢的所作所為,隻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到頭來都是一場空。至於司馬徽和順天盟是否明白這個事理,龐德公並不在乎,他還是他,一個遊走在山野的隱士-龐德公。(未完待續。)

是以,荊州的首要性無庸置疑。

呂蒙偷襲荊州,關羽被俘殺,江夏、桂陽、長沙、南郡、零陵、武陵歸東吳。南陽郡、襄陽郡、南鄉郡三郡再加江夏一部分歸曹操。如此一來,荊州跟蜀漢也就冇有了乾係。隻是,荊州的題目形成了蜀漢和東吳的聯盟分裂,由此,在三國末期,蜀漢和東吳前後被滅,而作為衝突的本源-荊州,卻不是成為曹操、劉備和孫權三方的最後歸屬,反而成為了司馬家的地盤,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極具諷刺的結局。

起首,劉表占有了荊州八個郡的大部分領地,除了江夏郡長江以南部分被現在的孫策給占有了;然後,是劉表的兒子擔當了劉表的大權,冇有甚麼竄改;接著,曹操進兵荊州,占有荊州北方四郡,劉琮然後以荊州南部四郡投降曹操,從而荊州有八個郡歸曹操,劉琦(和劉備在一起)占有江夏郡的夏口一地,孫權占有江夏郡江南大部地盤;赤壁之戰後,孫權、劉備篡奪了荊州南部的南郡(劉備一方奪得南郡北部地區,孫權一方奪得南郡南部地區)、長沙、零陵、桂陽、武陵,曹操占據了荊州北部的南陽郡、襄陽郡、南鄉郡三郡再加長江北的江夏一部分,而江夏郡長江以南部分在赤壁前就屬於孫權。

荊襄七郡、荊襄八郡、荊襄九郡實在都有事理,之以是會有爭議,而是因為期間的分歧。西漢期間,設立荊州刺史部,荊州隻要七個郡;而從東漢起,光武帝劉秀又增加了一個章陵郡,是以,劉表期間荊襄八郡也冇有錯;而到了東漢末赤壁之戰後,荊襄變成了九郡。有人感覺奇特,劉表期間荊襄有八郡,曹操又分了兩個郡出來,不是變成了十個郡?

這個題目,實在也恰好處理了為何會有章陵郡和南鄉郡兩個稱呼的啟事。

劉表問龐德公傷害的啟事,龐德公答覆說:“堯、舜將天下的地盤授予他的臣子,而冇有偏疼;讓他的兒子在官方餬口,而無高傲的神情。丹朱、商均和我,得以保全生命而終。禹、湯雖獲得了天下,便把國度交給本身的親人,使桀敗退,遷徙南巢;紂的首級被吊掛在周的旗織上,而他們的宗族被仇敵俘獲。禹、湯莫非不比丹朱、商均笨拙?這就是其處境傷害的啟事。周公攝政時,殛斃他的兄長。如果此前讓周公和他的兄弟食用精緻的湯羹,居住蓬蒿上麵,哪有像如許的風險!”劉表隻得感喟而去。

如此一來,就要申明司馬徽的身份了。此前說了,司馬徽並非是一個隱士,隻要如龐德公如許的人物,纔是真正的隱士。那麼,司馬徽的身份到底是甚麼呢?實在想一想他的姓氏,就一目瞭然了。冇錯,司馬徽實在就是順天盟司馬家的後輩,隻不過不是核心後輩,而是司馬家安排在天下各地的一個聯絡人之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