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患[第1頁/共2頁]
就在嚴紹內心策畫著究竟該帶多少兵馬找董卓費事時,就見太史慈抱拳彌補道。
“內賊?”
“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過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中原,剿戮群凶。望興義軍,共泄公憤,攙扶王室,挽救百姓。檄文到日,可速推行…”
“現在北海兵馬可用頗多,全郡兵馬八千餘,撤除守城所需的兵馬外,可變更的野戰兵馬足有六千,此中騎軍一千,步軍四千,弓手一千…”
上麵一文吏手捧檄文,瀏覽以後,跟上麵的浩繁文武眼巴巴的看著嚴紹。
現在嚴紹跟董卓的乾係,差未幾已經是不死不休了。既然有個能夠撤除董卓的機遇,他天然不肯意放棄。何況他但是很清楚這份檄文究竟代表著甚麼,那但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開端啊。
嚴紹跟董卓的衝突,全青州的人都曉得的一清二楚。特彆是前段時候北海世家反叛,也有董卓在背後拆台。現在既然有天子檄文在此,各路諸侯紛繁領兵。如果不趁此機遇處理了董卓這個親信之患,將來非給等對方打上門來豈不悔之晚矣?
此言一出,頓時引來諸人擁戴。
作為北海最精銳的兵馬,其一向由孫觀賣力。至於其他的兵馬,則由太史慈、管亥、武安國、周倉等將同一賣力。考慮到這時平常一個郡的兵馬也就三五千的模樣,北海一郡便養了八千多兵馬可說是很不輕易。
此檄文是前些日子才傳過來的,接到檄文的官吏也是嚇了一跳,不敢遲延,立即送來了北海。
現在太史慈已經因功領都尉之銜,稱得上是北海諸將之首,北海兵馬除了敢先軍外,也幾近都由其同一批示。
嚴紹微微點頭。“仲台所言核閱,洛陽時我便曉得,董卓此人麵善而心狠。前番在洛陽時,本欲同丁建陽合力撤除老賊。不像老賊竟然打通了呂布,暗中殛斃丁刺史,兼併幷州兵馬,使得某不得不領兵退回北海,前番又鼓勵北海世家引兵反叛,此賊如果不除,我心難安。且老賊多有暴戾之舉,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我本為匡扶漢室而起兵,今既有天子檄文在,自當領兵剿除老賊…”
“子義,現在可用兵馬有多少?”側過甚去,嚴紹看向太史慈。
細細的在心中反覆了一遍檄文,看向上麵的部將們,嚴紹沉聲問道。
嚴紹這番話,算是給全部集會定性。
“主公!”孫觀頭一個站了出來,抱拳揚聲道。“我等本就與董卓有仇怨,相互以是勢不兩立,今既有天子聖旨在此,天然領兵前去,共討民賊!”
“主公,雖說天子檄文在此,但是內賊倒是不得不防…”
這內裡的騎軍,天然指的是敢先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