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4章 選擇題最頭疼[第1頁/共3頁]
袁紹安安穩穩地坐著,等世人吵得差未幾了,才文雅地揮揮手。
有人建議,趁劉芒出兵河內、洛陽之機,打擊幷州。
終究,當幷州軍連戰連捷,完整擊潰呂布以後,袁紹認識到河內情勢的嚴峻。
“袁公,張孟卓雖有俠名,卻無治世安邦之才。袁公高義,不肯取其河內。而劉絳天,惡棍小兒出身,哪會顧及名聲。河內,遲早必被其所取。”
袁紹思忖半晌,主張已定。“顯思(袁譚)監軍,鞠義為將,公則、仲治(辛評)隨行參謀軍務。”
“袁公,部屬保舉一人,可佐軍事。”
“我冀州現在出兵河內,如田元皓所言,劉絳天為奪先機,必強取懷縣。懷縣一失,張孟卓無處可退,隻要跟隨呂奉先而去。而我冀州,可順勢搶占河內東部各地,袁公卻不必揹負任何惡名。”
袁紹不動聲色,內心卻非常附和。
逢紀道:“張孟卓俠義,有八廚之名。劉絳天若強取懷縣。便要揹負惡名。”
袁紹不是不想有所行動,隻是,中原戰亂難理眉目,冀州眾幕僚,建議難以同一。
袁紹覬覦幽州已久。
“冀州望族,韋氏族人,韋正韋昌輝。雄才大略,兼具勇武,可堪大用。”
但是,劉備和公孫瓚交好,和劉芒走得也很近,這兩人會不會插手此事?
這還不是袁紹躊躇不決的啟事地點,袁紹考慮的,是曹操。
曹操,越來越不像話了。妄自負大,不平說教,對本身這個盟主,越來越不當回事。對付對付,乃至陰奉陽違。
出兵河內。幫忙張邈,是袁紹的第一設法。
對劉芒,既有悔恨,又有驚駭。
田豐怒道:“袁公。彼一時此一時也。河內戰役之初,幷州軍糧調運不濟。且函穀關被呂奉先節製,幷州雄師難以長驅直入。現在,洛陽、河內已初定。幷州軍馬糧草均已就位。劉絳天迫於壓力,始終未敢對河內治所懷縣用兵。若我冀州出兵,劉絳天為求占有主動,必搶占懷縣。而我軍鞭長莫及。出兵之舉,無疑於逼迫劉絳天篡奪河內也!”
打擊幽州?
隻是,明天郭圖郭公則遲遲冇有開口,袁紹感覺奇特,知其必話要說,卻不便當眾說出。
郭圖早已料定,此番出征河內,不會有大戰,是白撿功績。
當即決定,袁譚監軍,鞠義為將,郭圖韋昌輝隨行參謀軍事,集結馬步兵兩萬,籌辦出兵河內!(未完待續。)
司州、徐州、揚州鏖戰,中原諸侯,幾近全被攪入戰局。
另有人建議,應出兵河內,以助張邈,擊破劉芒擴大詭計。
有人建議,趁劉備援助徐州,篡奪青州北部。
打擊幷州?
如果現在趁機掏了劉備的老窩,曹操在徐州少了管束。很快就能篡奪徐州全境。
世人散去,郭圖公然最後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