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緩兵之計[第1頁/共3頁]
率軍馳援鄴城,戰得勝,袁尚對擊退曹軍更冇了信心。
“袁尚領軍馳援鄴城,新遭我軍挫敗。”郭嘉說道:“彼必以為河北難保,崔琰此行,不過前來投誠罷了。”
由幾名衛士簇擁著,崔琰一起往曹軍虎帳奔去。
“倘若公子不棄,某願前去!”起初勸降袁譚未果,崔琰始終耿耿於懷,代袁尚向曹操投誠,他自當大力而為。
曹操正與郭嘉等人商討如何破城,得知崔琰來到,他向世人問道:“諸公覺得崔琰來此何乾?”
“崔公願往,必將事半功倍!”袁尚站起,躬身行個大禮說道:“河北存亡,交托崔公!”
神采一片暗淡,袁尚說道:“某投曹操,待到百年以後,有何臉孔去見父親?又如何麵對袁家列祖列宗?”
想了一想,覺著崔琰說的並非毫無事理,袁尚點頭說道:“崔公此計也是可行,隻不知何人前去最為安妥?”
“河北一地向來歸於袁家。”崔琰說道:“曹公另行委派彆人並非不成,隻是袁家在此光陰長遠,若由三公子領河北一地,曹公當可事半功倍。”
“等著!”軍官丟下一句,令幾名兵士看著崔琰等人,他則往虎帳奔去。
“奉孝所言甚是!”荀攸說道:“袁尚窮途末路,崔琰此行必為其說客!”
搶先一人恰是崔琰。
向曹操行了一禮,崔琰又朝世人拱了拱手。
才入帥帳,他現帳內坐滿了人。
“崔琰!”崔琰報了名姓。
曹操嘴角勾起淺含笑容並未言語,郭嘉起家問道:“敢問崔公,曹公倘若允了袁顯甫投誠,河北一地刺史,當由何人擔負?”
“奉孝覺得該當如何?”
自從崔琰來到帳內,郭嘉等人隻是聽著他高談闊論,並未與之回嘴。
豺狼騎四周搜尋,又怎能夠搜的到馬飛等人。
“決然不成!”郭嘉說道:“曹公一旦允準袁尚投誠,袁譚便無機會背叛,河北仍在袁氏手中,今後必生禍害。”
“顯甫公子願投效曹公,自此牽馬扶鞍。”崔琰說道:“曹公眼下雖是兵鋒正盛,但是顯甫公子麾下兵馬也是很多。且審配鎮守鄴城,等閒難以破得,倘若廝殺下去,兩軍將士苦不堪言,曹公也將陷於兩難。”
撚著下巴上的髯毛,曹操微微頷:“依著奉孝,隻是袁顯歆已然篡奪許都,不日他必將領軍北進……”
“郭公怎有此言?”崔琰聞言大驚,趕快說道:“三公子投誠之心六合可鑒……”
帶人迎上來的曹軍軍官抬手喊道:“來者止步!”
“既是投誠,某當允之。”曹操說道:“袁譚已是投誠,倘若招募袁尚,河北戰事可定!”
“報上名姓,自當通稟!”軍官回了一句。
掃了一眼世人,曹操說道:“你等若無貳言,便依奉孝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