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八十六 陳平上鉤[第1頁/共3頁]
“彆動,彆動,把劍放下!”
傳聞英布來降,諸葛亮命令召見,中間的薑維、馬岱紛繁警戒的道:“荊布乃是曹操部下屈指可數的悍將,此番來降,會不會有詐?”
在薛仁貴、韓世忠等前鋒軍隊的保護下,諸葛亮帶領的二十萬漢軍連續度過了黃河,攢動的火把好似漫天繁星,照亮了黃河兩岸。
“局勢已去啊,恐唐魏離滅亡已經為時不遠矣!”楊素得知關羽率部來援,不由得仰天感喟一聲。
楊素卻曉得滿帳文武都能夠降漢,唯獨本身不成以,作為當年西漢朝廷的核心骨乾,又給劉辯形成了龐大的費事,投降隻要死路一條!
同時又命薛仁貴、薑維為前鋒,率五萬人馬與英布的一萬人馬搶先進軍,韓世忠、朱桓、梁紅玉率五萬海軍乘坐戰船,親身率十萬雄師隨後,水陸並進,劍指河內,力圖結合關羽、徐達、徐晃,畢其功於一役。
“事到現在,我等該如何決定?”張繡手撫佩劍,一臉懊喪的扣問楊素。
“你們先把劍放下,一群忘恩負義的小人,把劍放下!”
跟著楊素一聲令下,六萬擺佈的魏軍連夜分開黎陽,向西直奔兩百裡以外的河內郡治所懷縣而去。
楊素水戰才氣出類拔萃,早些年引黃河之水進入潁川、南陽,抓住嶽飛不善水戰的缺點屢有勝績,現在投奔了曹操被委以鎮守黎陽的重擔,與英布、張繡帶領八萬人馬與諸葛亮軍團隔河對峙。
但楊素此次趕上了敵手韓世忠,一樣是個善於水戰的妙手。顛末端半年的籌辦,韓世忠在黃河南岸的白馬津集結了千餘艘兵艦走舸,當劉辯下達了總攻河北的號令以後,在河麵上一鼓作氣突破魏軍的封閉,登上了黃河北岸。
英布的技藝固然鶴立雞群,但嫡派步隊畢竟隻要萬餘人,真衝要崛起來不見得能沾到便宜,略作思忖以後一口承諾了下來:“這個當然,我也冇非逼著誰跟著我降漢,隻是給你們提個建議罷了,既然爾等籌算以死就義,我荊布也懶得管你們。”
諸葛亮先派人告訴關羽,楊素已經從河內撤兵,不必再來黎陽,直接殺奔河內便可。
危急時候張繡站了出來,站在中間勸止道:“楊公,荊將軍,兩位暫息雷霆之怒聽我一言。人各有誌不成相強,現在大魏已到了存亡存亡之際,荊將軍為了活命挑選投漢也無可厚非,而楊公要血戰到底更是讓人敬佩。大師好歹同僚一場,並肩作戰了大半年的時候,不如各走各的陽關道,各過各的獨門橋,不知意下如何?”
楊素眉頭緊蹙,思忖半晌道:“向西去河內,與曹子孝結合夾攻徐達。要想敗中取勝,隻能先擊潰此中一起漢軍,纔有機遇絕境求生。”
一頓飯的工夫以後,被消弭了武裝的英布赤手空拳來到帥帳,對著諸葛亮納頭便拜:“孔明將軍在上,請受荊布一拜!多餘的話我荊布也不說了,迫於天下局勢才與朝廷為敵,現在幡然悔過,願為朝廷將功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