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義與不義[第1頁/共4頁]
劉備歎道:“我不是不知他們義氣,隻是曹孟德要輕騎撤離,我等卻率步兵同業,豈不是大大拖累了路程。”
輔兵一千八百七十五人,陣亡五百六十六人,傷六百三十五人,尚存二百七十四人。傷亡率達六成四。約莫另有四百人擺佈隨之而叛逃,就達八成四的折損率,最為慘痛。
夏侯淵歎拜道:“主公,我軍敗了,退兵吧。”
如果輕裝隻攜小我兵器、三日之糧的五千人行軍,能夠達到日行一百五十裡的境地。負重百斤的話,一日也可達八十裡的境地。為了包管體力應對萬一,何白規定輕裝每日行軍一百二十裡,重裝六十裡,如在敵占區則行動減半的體例。
但是大哥呢?到底是為國焉,還是為民焉?還是隻為劉姓漢室,亦或隻是為了自已?
莫非在何使君麾下就不是“同心合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度,下安黎庶了?”非要背叛仁義愛民的何使君,自已去拚搏鬥爭,爭搶地盤就是為國為民了?大哥的心機我終不懂。
趙雲退下後不久,當即有血騎回報,曹操、劉備已逃,但在西麵二十餘裡外尋到了敵軍斷後軍關羽的動靜。
“喏。”
或許……何使君模糊所說的,大哥一向有光武之誌的帝王野心,此言非虛。可現在天下雖亂,但漢室未滅,大哥就早早生出光武之誌,這又豈是忠臣所為?
大哥斥責何使君有代漢自主之心,是國之逆臣。此言我不反對,何使君也不反對。然何使君生出逆心光亮正大,乃是為了國度,為了萬民,為了全部天下飽受天子、大臣、士豪塗毒的億萬生靈的幸運。並且目前已逐步將之變成了實際。隻看北海國的百姓,當今不是如餬口在亂世當中?如果天下事由何使君這等人來管理,縱是背叛也可接管。
再次盤點本日的戰果:
隨曹操出戰的三千袁軍精兵,朱靈部臨陣歸降,無損。高覽所部士氣大沮,不戰而降。但攻龍湊城時陣亡五十七人,折損不到一成。張頜所部兩戰陣亡四百三十七人,傷二百五十四人,三百一十九人投降。總計歸降二千三百八十二人,折損率不過兩成半。可見袁軍士卒的戰意太差了,難怪在汗青中不敵曹軍。
曹操猛醒,展顏笑道:“不錯,你們說得很對,吾卻一時被矇住了心智。”
……
劉備暗歎一聲,如此周到的安插都殺不死何白,看來何白果有大氣運庇護。莫非中原真無自已的安身之地?非要去西南的益州不成?按何白所夢中奇言,益州之勢但是最早被滅啊。自已去了能自主幾年?
曹操大怒,叫道:“我可與高伯安退至龍湊城死守,待到何軍攻城得勝,我亦可反敗為勝。”
範方三千騎,陣亡二千七百九十二騎,尚存二百零八騎,已近全軍淹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