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誌之大白天下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北海鄭玄

第一百四十四章 北海鄭玄[第1頁/共4頁]

東漢軌製,皇子封王,以郡為國。每國置傅、相各一人。傅主王府事,職如漢朝的太傅;相如郡太守,主政務;相有長史一人,職如郡丞。另置中尉一人,秩二千石,職如郡都尉,是主管軍政、訪拿盜賊的軍官。

鄭玄上前扶起何白說道:“老朽戔戔白身布衣,可不敢何北海如此大禮啊。”

何白打動的想哭,卻不知該如何感激。在來北海上任之初,何白還擔憂自已的出身不敷崇高,又過分年青,會被北海本地的士人朱門所鄙視架空,不能大展技藝。

何白正視公德輕私德,這又比那些正視私德,珍惜羽毛的沽名釣譽之輩再勝一籌。再有五行之說相生相剋,相輔相承的共同生長之語,這是不輕賤任何一方的治國理念,對於出世貧寒的鄭玄也是深表附和的。有何白前來治北海,想來豪門亦有出頭的一日。

國相掌治一郡,職大任重,故有很多佐治職員,除了中尉、長史等由朝廷任命以外,浩繁的屬吏都是由國相本身辟除的。普通是任用本郡人士,隻要西漢三輔和東漢河南尹屬吏能夠任用他郡人。至於初置邊郡或境內少數民族地區,其屬吏按例用內郡人,以便停止統治。

“公然是新任的何北海,老朽鄭玄,在此有禮了。”鄭玄站在牛車之上朝何白遙遙拱手一禮,再在牛車前的士子挽扶下下車,向何白迎去。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此吏員是否還能在職上作事,就看何白這新任國相對他們的觀感與態度了。以是由不得他們自在散慢,膽敢對新至的國相不敬。

本來鄭玄不但單是看重何白的學問,更看重何白的到來,能對北海一國有極大的好處。從何白的《陰陽五行說》中得知,何白正視法律法規,雖天子犯法,亦要懲辦。這可比《史記*商君傳記》中的王子犯法與百姓同罪更勝一籌。今後的北海必然次序寂然。

何白自不去打攪二位大儒的學術論討,而去安排鄭玄所帶來的門生隨軍事件。鄭玄門下的良才很多,何白記得孫乾彷彿就是他的門生。孫乾是劉備初期時的謀士,才氣雖不算太高,但也非常首要,特彆是交際一項,很令人佩服。將來想管理好青州,需求提早儲備官員,何白不能不提早預做安排。

隻是主從兩邊見麵的第一句話,不是問好,而是略微驚駭的叫道:“國相,國相,大事不好,北海王已於前日不幸被刺身亡了……”

鄭玄的表態頓讓何白吃了一顆放心丸,何白代表著北海官府的力量,鄭玄代表著本地士人的力量,兩方相連絡,縱有少數不識實務的土豪劣紳,也難逃何白的專政鐵拳。單憑何白在後代所得的治國理念,如不能讓北海國在短時候內獲得大治,何白還不如早點抹脖子他殺為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