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再論禪讓[第1頁/共4頁]
而何白,因有救駕大功,特加封一千戶,進封為都鄉侯。隻是何白上奏,說但願能受封在北海海內。因而除都鄉侯,改封為三千戶的北海都城昌縣龍池鄉侯。
何白奇特的問道:“孟德就如此信賴鄙人之觀點?”
劉辨也出言問道:“不知當以何報酬東萊相?”
本日早朝,董卓不但把握了京師當中的大部分兵權,就連官位,也疇前將軍頂替了向來在朝中不討人喜,更無政績名譽的劉弘為三公之一的司空。其次便是袁術,因討十常侍有功,從虎賁中郎將升任後將軍之職。這是袁隗在出任太傅前所就任的官職,由袁術來接任,可算是袁隗對其勇敢、勇於任事的嘉獎了。
當劉辨明白過來何白所說之過後,頓時與何太後捧首痛哭起來。何白勸道:“世人皆言帝位好,但自章帝陛下時起,曆代天子年過三旬的少之又少,年過四旬的更是一帝也無,而年幼短命的卻占有絕大多數。反而遠郡藩王,多有長命之人。太後、天子陛下,孰去孰從,孰好孰劣,還望持久之。”
方纔回府,便聽聞曹操已於府中等侯很久了。何白不知曹操前來是為何事,隻得前去相見。隻見曹操眉頭深皺,不知在想些甚麼,直到何白連喚數聲,這才醒轉過來。
說罷,就擦乾了淚水,親手寫下了一張禪讓帝位於皇弟劉協的聖旨來,並令符節郎蓋上了天子之璽。在何白的提示下,又在聖旨上寫下擢升司空董卓為相國,讚拜不名,劍履上殿,與太傅袁隗共同扶佐新帝劉協,讓董卓與袁氏爭權去。何太後聽了,當即惡狠狠的教唆劉辨必然要寫上,袁氏不讓自已好過,那自已也不會讓袁氏好過。讓他們狗咬狗去。
袁隗看了看神采降落的袁紹與神情飛揚的袁術,袁紹在前些年就有些反逆自已之意,若非自已與十常侍暗裡相善,指不定早就被袁紹給坑害了。還是相對本份的袁基、袁術更加紮眼一些,用董卓這個武夫來打擊袁紹,恰是當時也。
百官聽聞,都不敢出聲。就連太傅袁隗,都被董卓突來的廢帝建議所震驚住,一時不能出言反對。唯有袁紹聞言嘲笑不已,把眼看向丁原。丁原當即會心,推案直出,立於筵前,大喊道:“不成!不成!汝是何人,敢發大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無不對,何得妄議廢立!汝欲為篡逆耶?”
何白想了想,說道:“仆臣將至北海國上任國相之職,如若天子就藩於東萊的話,仆臣或可就近保護陛下,隻要過上數年時候,便可無憂矣。”
曹操大笑道:“不錯,之前天明不肯摻雜本初的除宦大計,想是在當時便看出了很多的不良結果,隻是吾當時身在局中,而不自知也。厥後公然,不但大將軍兄弟同死於非命,現在就連天子尊位都有些不穩了。由此可見,天明之見遠勝於吾,若天明言說董仲穎不算太差,想來其就真的不算太差,吾或者能夠助其成事也。隻是天子……自古廢帝多無好的了局,君臣一場,吾不肯見天子受辱。不知天明可有何策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