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領命複城[第1頁/共3頁]
思及司馬懿書中急行平叛,誅孟達於月內,因奪回江陵而信心大增的諸葛鬆決意再冒險一次。
因而劉備分五千精兵與諸葛鬆,自與龐率領其他五千人回江陵。諸葛鬆彙合本部三千兵馬,共八千人,卻不急行,隻緩緩向上庸而去。
劉備冷下臉來訓道:“此去上庸,情勢艱钜,汝必萬事聽平西將軍調劑,待覆上庸,將功折罪,如有差池,兩罪並罰!”
劉封連連稱是,軍士便散回劉備身後,由其站起聚所部兵馬與諸葛鬆合兵一處。
“為我?”劉封想起諸葛鬆之前在劉備麵前的相救之情,一種如有若無的猜想讓他喏喏道:“吾與將軍並無厚交。”說到這兒思惟俄然通透了普通,驚得差點從頓時摔下來:“難到就是為了我能將功折罪,不受父王杖責?”
諸葛鬆聞聽此言,已知劉備家底已厚,又年過半百,定是不肯冒險。可他前番之以是被劉備派往上庸,就是因為和關羽經麥城一過後,雖以關公為人不會結仇,但相見實在難堪。況劉備剛與孫權修兵,數年以內應不會再交兵,此時若回武陵,雖能嬌妻美妾在懷,但劉備若要北伐,本身就難以參與,實在不甘。
諸葛鬆拱手低頭道:“謝大王,鬆兒必三思而行!”
諸葛鬆在頓時衝劉備拱手施禮道:“少將軍固然有錯,但眼下孟達與申耽兄弟在上庸軍馬不下兩萬,主公所部卻隻要萬餘人。何況孟達謀反,必勾搭魏軍為援,趙將軍與鄭梁均被主公暫留在荊州,此時重責少將軍,則我軍複奪上庸又少一虎將!望主公允其戴罪建功,待奪回上庸,再議如何發落不遲!”
但是現在的劉備已分歧昔日在新野之時,半個荊州未失而又有兩川之地的他,思慮上庸叛軍和魏軍救兵能夠會數倍於他所帶兵馬,雖諸葛鬆屢有驚人表示,但略一沉吟還是不肯冒險,對諸葛鬆開口說道:“鬆兒所言有理,叛軍與魏救兵實已數倍於吾等,不若暫回江陵,來日再徐圖光複如何?”
隻見他翻身上馬屈膝半跪於劉備馬前拱手道:“孟達狂生,何足掛齒,少將軍失手全因背叛暴起發難不防所故。魏軍前番在樊城亦被關將軍元氣大傷,此番若聞我甲士少,定不會派雄師來救孟達。請主公暫分一半軍馬及鬆兒本部與少將軍同去上庸,自與龐智囊回江陵聽候佳音便可!”
行不過一炷香時候,劉封便耐不住性子在旁諫言道:“將軍,孟達造反,必勾搭魏援,我軍為何不急行軍至城下,在魏援至前光覆上庸?”
劉封酣然淚下:“昔日廖化來求,吾本欲起兵去救,無法孟達不從,申耽兄弟所部又都是新進降兵,若強命伴同,若魏軍雄師截殺,恐臨陣背叛,這纔沒有出兵。叔父有難,非封不肯,實是不能啊!”說著俯在頓時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