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性格[第2頁/共5頁]
“……,對。”
陳褒固然聽他父親講過一些戰陣之事,人也聰敏,但畢竟之前冇玩兒過,新手上路,不知所謂,隻十幾個回合,就丟盔卸甲,旗靡轍亂,大敗而亡了。
又講馬、車,一個馬隊、一個車兵,這兩種兵種不難,一說就懂。接著再講相、士,也不難瞭解。最後帥、將,更不消多說,一軍將也,一目瞭然。
程偃接收陳褒的經曆,冇先走狗,而是學著荀貞,先走邊砲。砲二平三。這一手能夠應局,也能夠殘局,殘局的時候被稱為“斂炮”,意謂鋒芒內斂。不過很明顯,程偃並不曉得這些說法,他的目標就是想吃掉荀貞的卒。
荀貞說道:“棋盤之上,有相有士,參與軍機的都在陣中。阿偃,你又不是陣中之人,如何給主將出運營策?觀棋不語真君子。”
“兵、卒這兩種棋子不準後退是因為軍法峻厲,以是臨陣不能脫逃麼?”
“本來如此。”
杜買也很快敗下陣來。黃忠、繁尚,乃至輪值的樊譚都忍不住,一個接一個地輪番上陣,讓荀貞好好體味了一把常勝將軍的利落。正又換了陳褒上陣,他此次先走的馬,馬二進三;荀貞用卒7進1迴應。方下了兩三合,有人在中間問道:“此為何物?”
陳褒諸人麵麵相覷,黃忠識得幾個字,雖也不懂荀貞的意義,但聽著有事理,感覺該誇獎幾句,因說道:“荀君真王謝後輩,博通古今,這象棋竟是暗合天道了。……,不知如何弄法?”
亭中諸人都是初度打仗象棋,冇有經曆,走棋皆按本心而出,正暗合了他們各自的脾氣。——荀貞做象棋,本為拉近與諸人的乾係,倒是冇有想到這層好處。
荀貞自誇熟行,不占陳褒的便宜,叫他先走。陳褒也不客氣,拿起棋子,走了第一步。
往棋子上寫字的時候,荀貞略費考慮,將、帥、士、相、象、車、馬、兵、卒,都能夠原樣照搬,炮卻不可,得用“砲”字。
“……,對。”
荀貞記得本身學棋時,最喜好先走炮,第一步先把炮架在中間。俗雲:“當頭炮,馬來跳”。不但是他,他打仗的初學者中,不敢說全數,大部分都是這類下法。
陳褒先走的左手邊第二個兵,即“兵七進一”,也就是棋譜上說的“神仙指路”。
後者非論,他的頭一句卻就是當頭炮的路數了。
“荀君的砲打過來,俺的兵就死了。走錯,走錯,俺且換步棋走!”
荀貞來者不拒,還是讓他先走。
“象棋?如何起這麼個名字?甚麼意義?”
陳褒問道:“甚麼玩意兒?”
吃完飯,繁尚說道:“亭長,俺已經十幾天冇回家了,今兒能夠歸去麼?”
這幾個字並不龐大,也很好記。講了幾遍,諸人就都記著了。荀貞笑吟吟地問道:“如何?有興趣玩兒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