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樂進歸來[第1頁/共5頁]
文聘自無不允之理。
許仲、程偃應諾。
“小人今兒去縣裡時,正趕上郡裡的公文送到,何郡守被召入朝廷,拜為侍郎,來了一名新郡守,乃南陽人,名叫陰修。”
荀貞叉腿坐在寺中堂上,把手中最後一卷竹簡看完,放在地上。連著看了幾天的案牘,頭昏眼疼,現在終於看完了,他鬆了口氣,撩起衣袖,揉了揉太陽穴,往堂外看去,正下中午分。這兩天氣候不錯,太陽暖洋洋的。他站起家,決定出去透透氣。
回到鄉中,鄉卒早將諸人的住處打掃潔淨。
“把馬牽出來!我先去。你們隨後跟來。”荀貞兩三步奔入堂內,取了佩刀,往院外疾走。阿誰佐史叫道:“荀君,另有一事。”
荀貞與許仲、文聘諸人立在院中等候。他笑道:“君卿,這院子不小,屋舍甚多,且都是歸我們自家居住,不像亭舍那樣,還要采取外客投宿,可清淨舒暢多了。……,正麵屋中有三間房,阿偃我們三個同住。小夏、小任,就暫讓他們住在東屋吧。……,仲業,今晚你也和君卿我們同住,你的這幾個侍從劍客也暫住東屋如何?”
――
他負手走了兩步,側耳聆聽風聲,心有所思,有感而發,說道:“風起於青萍之末,舞於鬆柏之下。春夏之時,草木碧綠;秋冬之際,方知鬆柏以後凋。”
侍立在門口的許仲、程偃兩人給他取來鞋子,奉侍他穿上。程偃笑道:“荀君,連著看了幾天的案牘,不得安息。頭疼了吧?”
西邊臨牆從北到南順次是:菜畦、水井、雞塒、廁所。菜畦核心籬笆,其上空空如也,唯餘乾土;雞塒中也闃然無聲,隻見空籠。水井上有蓋諱飾,以防落葉灰塵。
馬廄在西南角,程偃與文聘等人先把坐騎牽疇昔。荀貞舉目觀瞧,見這院舍不小,隻阿誰馬廄就足能容下四五匹馬。對著院門是一套磚石佈局的房屋,一宇二內的款式,門前有階,坐北朝南,側手邊臨東牆又有一排三四間茅土屋,最南邊是間廚房。
《後漢書?百官誌》引《漢官》曰:“鄉戶五千,則置有秩”。
時漸夜深,遠近悄寂。不管較遠的亭舍,還是近處的官寺以及鄉佐諸吏居住的左舍,都早熄了燈,不見一絲燈火。舍寺臨著官道,四圍都是郊野,時有風過,野樹蕭颯,其聲模糊可聞。
如果將這兩條記錄放在一起,就會得出一個衝突的成果,即:能達到“戶五千”的鄉少之又少,是以《秦漢官製史稿》以為“戶五千”有誤,當為“五百或一千”。
老卒說道:“畦中本種了些胡菜、芥子,入冬以來,漸次食儘。塒中原有幾隻雞,是謝君自養的,走時帶走了。”領荀貞走進正麵屋中,取了根麻槁,就動手上行燈將之點亮,又拿來燈盞,把燈火點著。荀貞瞧了一眼燈盞,問道:“舍中夜間皆用燈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