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之最風流 - 60 文直
翻页 夜间

60 文直[第1頁/共4頁]

……

“食君之祿,為君分憂。貞之心願,隻求百姓安康,固然累,樂在此中。”

如許的故事、這首詩的來源,若非博覽群書、又存眷政事者,毫不會曉得。荀貞在高陽裡住了十餘年,讀了十餘年的書,就不曉得此事,不覺對這縣吏刮目相看,恭敬地說道:“與足下初見時,問君高姓大名,君隻答南陽宛人,姓文。就教尊名?”

一個暖和的聲音隨即響起,應道:“請入坐。”

“仇季智為蒲縣亭長時,以德化人,考城令王渙聞其名,署為主薄,當時問他了一句話:‘你在任亭長的時候,聽到彆人的錯誤後,不給他定罪,卻用德行來感化他,莫非是貧乏像鷹鸇一樣的威猛心誌麼?’……,荀君,仇季智如何答覆的?”

進了頭層院落,站在二院門外,那自稱名叫“文直”的縣吏笑道:“縣君自任本縣,除君家名流與劉氏賢人外,從不在寓所見客。特彆是對本縣的吏員們,如有公事,皆在聽事堂訪問;若為私事,俱閉門不納,荀君可謂是第一個被縣君請來住處相見的了!”

荀貞老誠懇實地說道:“買桑、修牆、安撫孤寡諸事,我雖出了點錢,但大部分用度都是鄉亭高素所出。貞不敢掠人之美。”

“荀君謙之過火。地雖十裡,亦十裡之宰。君家雖前有大賢、後有豪傑,但是以你管理繁陽的才調而言,或許尚不及前賢,但涓滴不遜平輩!……,客歲,你隨仲通來見我,自求為亭長,說不肯為案牘勞形之吏,而願為昂首做事的亭長,並舉了陳留仇季智作為例子。誠懇說,我初不覺得然,以今觀之,君非大言,果有乾才。……。荀君,你可知我本日請你來是為何事麼?”

1,《長歌行》。

荀貞不急著入坐,先拜倒在地:“繁陽亭長荀貞,拜見縣君。”

“虞經才?”荀貞冇傳聞過這個名字。

其作者是虞經才的考據,出自【漢樂府詩《長歌行·青青園中葵》出處新證】一文。

朱敞最早那句話本就是摸索他的,此時聽他照實相告,更加高興,笑道:“那鄉亭高素倚仗陽翟黃氏為背景,夙來放肆鄉裡,惡名傳遍縣鄉。荀君任職繁陽,不到兩個月,不但將本亭部管理得井井有條,並且能感化外亭豪強。……,荀君可知,現在縣人都獎飾你有‘導人向善’的高貴品德!並誇獎你揚了荀氏高名!”

……

公然是想拔擢荀貞。主記是“門下五吏”之一,乃是上官的靠近之臣。從亭長一下被拔擢為主記,可謂“一步登天”。荀貞心道:“是接管,還是不接管?”

“賤名不敷提,鄙人文直。”

“虞卿娶妻曾氏,生有三子,宗子名叫卿秦,年十八,為燕將,與趙國戰,被廉頗所俘,幸其父為趙相時,有功於趙,故被開釋不究。厥後,他又從燕太子丹,參與了刺秦一事。秦並天下後,逐太子丹、荊軻之客,卿秦在被追緝之列,於是避禍渤海,厥先人因此複姓為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