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聞寇[第2頁/共5頁]
雪下了一夜,到第二天早上還冇有停,隻是小了些。吃過早餐,將馬借給程偃,看他走遠後,荀貞站在前院門口極目遠眺。官道、地步都被積雪覆蓋,遠處的裡聚也儘被染為紅色,遙遙可見一棵棵的樹上都披掛雪團,如瓊枝玉葉。時聞北風在郊野間吼怒而過。一派清寒氣象。
不等他說完,荀貞笑道:“你我自家人,何需客氣?你也看到了,纔開端刀劍、手搏、射術的練習,正在著緊時候,委實走不開。如許吧,等有空了,不必你說,我也定會登門叨擾。”
“仲通先生起了雅興,約了幾個朋友,帶了伯旗和公達兩位兄長去潁水泛舟。小侄故此得空,才氣前來問候。”文聘從馬身上解下一個布囊,雙手呈給荀貞,“前幾天小侄在市中見了件狐裘,感覺還不錯,便買了下來。天光陰冷,還請荀君不要嫌棄,權作冬衣。”
……
“你替我把這支竹簡送去高陽裡,交給我族弟荀彧。奉告他,明天梅花獨開雪下,淩霜傲寒,非常高潔。為謝他贈梅之情,我故以此詩為報。……,記著了麼?”連說了兩三遍,繁譚才背了下來。
“你兩人那裡去?”
繁譚戀慕地接過包裹,問道:“狐裘?不便宜吧?”
荀貞順手把竹簡遞給他,笑道:“我給文若寫的信便是講這花開了。”
荀貞親熱地拉住他的手臂,表示繁譚接過狐裘。文聘因感激荀貞將他舉薦入了荀衢門下,三天兩端地常來,每次來都必會帶些禮品,剛開端時,荀貞堅辭不要,等漸漸的兩人熟諳了,友情也垂垂深了,便就不再回絕。不過所謂:禮尚來往,每收一件禮品,他也必會回贈一件。——偶然候,互送禮品也是一種能快速拉近乾係的好體例,起碼不會讓相互感覺對方是外人。
竹簡冰冷,花香撲鼻。文聘把簡上的詩吟誦了一遍,讚道:“真是好詩!‘淩寒單獨開’,‘為有暗香來’。荀君,你這詩既是在詠梅,也是在自敘高潔之誌啊!”這首詩的意義很淺近,以是一讀之下,他就讀出來了此中的意味。
……
練習完後,荀貞回到亭舍,看戲誌才的複書。
官道上一個行人也冇有,隻要程偃騎走疇昔留下的點點馬蹄跡印,好似綻放的墨點,延長到遠方,直到視野的絕頂。一點暗香飄來,倒是院內牆角的一樹黃梅開了。
最後去的是南平裡,從裡中出來後,荀貞本想再去一次敬老裡,——剛纔去時,冇能見著原盼,聽敬老裡的裡長說,彷彿是“大賢能師”張角又有甚麼書傳下來,本縣的承平道頭子都去了鄰鄉相聚,原盼作為本鄉數一數二的首級,也去了。
“你也騎馬去吧,早去早回。”
“對。大多都是劫道,最嚴峻的一件產生在南鄉。南鄉一個富戶的季子被兩個外埠來的盜寇挾製了,訛詐財帛,轟動了遊徼。成果被挾製的阿誰富戶季子被殺,兩個盜寇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