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程嘉獻策難吳輯[第1頁/共6頁]
秦項說道:“是啊,明公!”
秦項說道:“主公雖是明公兄長,當今明公的確是我徐州軍中的方麵重將,能與明公比者,不過許將軍、樂將軍兩人罷了,徐將軍勉強可算半個。但明公,此次主公征兗,許、樂兩位將軍,可都是屢建大功啊!我傳聞之,主公似是成心上表朝中,請封許、樂二將軍侯爵!”
荀貞命送出去,翻開纔看了兩眼,頓便大怒。
“哪兩個好處?”
秦項此話有理。
秦項說道:“明公,許、樂二將軍將封侯,可明公呢?本日封侯,明日或許就不複再為偏裨矣!且樂將軍今以偏將軍,領山陽太守,小荀君是主公的智囊,主公豈會將他久置兗州?料待小荀君還徐,兗州刺史之職,則非樂將軍莫屬矣!明公自以主公弟而不需軍功取榮貴,然榮貴何如樂將軍?”
一塊是陳買的齊國,齊國不大,是青州六郡中最小的一個,縱、橫皆不過百餘裡,不過因為富庶,轄縣並很多,計有六縣,其多是民戶數萬的一等上縣。
至此,荀成自發得,已經大抵明白了秦項何故會提出打濟南的啟事,便說道:“元長,你的意義我曉得了!這幾個好處確是是有,但我兄隻令我馳援平原,未令我攻打濟南。攻打濟南之利,誠如卿所說,然齊國相陳買,方被我兄表為青州刺史,而他現下就在濟南郡內,我如冒然取攻濟南,必將會與他生起戰端,這或許會倒黴於我兄招攬於他。”
這話正合荀貞之意,他問道:“找何藉口?”
荀成起家,下到堂中,撫摩著髯毛,在室內踱了幾步,心道:“元長言之有理。目下能獲軍功的處所,確是隻要青州了。不過無有我兄的號令,我倒是不成輕啟戰局。”
陳群等人散後,荀貞伸了個懶腰,見日頭西落,暮色已至,籌算歸去後宅。
換言之,也就是說,黃河在青州的河段,約一半是在平原郡境內,另一半是在濟南、樂安兩郡的郡界或境內。如能把濟南占下,同時兵臨樂安,那麼徐州就能夠獲得這半段黃河的天時。
他很有文采,半晌工夫,即把手劄寫好。
平原郡地處青州,交界冀、兗兩州,北近幽州,黃河經其境內,論及其在冀、青、兗三州的計謀職位,實在是非常緊急,也以是,公孫瓚會表田楷為青州刺史,使他屯駐平原郡。
前次袁紹與公孫瓚交兵的地點,龍湊,此地離平原郡不遠,有很多的四周百姓為避戰亂,流浪他鄉,跑到平原郡的很多,未等他們歸去,袁譚帶兵殺到,冇的體例,隻好持續向東避禍。並且此次東逃的,不止那些冀州百姓,還包含了平原郡本地的百姓。
“袁紹先與公孫瓚大戰於龍湊,繼又遣袁譚攻侵田楷於平原,大量的冀州、平原百姓避禍入到濟南、樂安,如果能把濟南打下,勒迫樂安,這些百姓即能歸我徐矣,這是第二個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