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三國:我為劉禪,霄漢永燦 - 第十章:吾家阿鬥成人矣

第十章:吾家阿鬥成人矣[第1頁/共3頁]

“既如此,亮覺得公子此議可行。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就如此次漢中之事,如果能夠早知……也不至於白白讓曹賊占了便宜。隻是這‘天網’的統領之人,還需主公自行訊斷,亮實冇法替主公分憂。”

冇有直接答覆劉備所問之事,諸葛亮倒是反而扣問起了劉備這立嗣之事來。

“唉,阿鬥運氣多舛,當年於亂軍當中若非子龍搏命相救……後又幼年喪母,小小年紀更是為質江東數年……”

建安二十年玄月,因為抱著‘一年景市,三年景都’的希冀,方纔被劉備改名為成都冇多久的益州城州牧府後花圃內,好不輕易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劉備,正和智囊諸葛亮下棋乘涼呢,一名侍從倒是捧著一道由荊州發來的手劄急倉促趨步而來。

一邊從信筒裡往外倒手劄,劉備現在也是不由有些慚愧的感慨道。

末端,為了果斷諸葛亮之心,劉備更是直接開口建立了劉禪這個宗子的世子職位。

“智囊何出此言?廢長立幼乃取亂之道,袁本初與劉景升廢長立幼之事不遠,吾又豈會明知而故犯。況吾已知天命之年……正所謂亂世立長君,吳氏所生永兒不敷週歲,又如何能繼吾之誌,擔起這答覆大漢的重擔?”

“智囊過譽了,隻是小兒輩的遊戲之作罷了,當不得真,當不得起人呐……”

就如同曹操說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名言一樣,這都隻是在特彆環境下說出來的欣喜民氣之語罷了,並不能真正代表其本心。

冇體例,誰叫劉禪出世在荊州,而現在全部劉備個人中,真正的氣力派又都是來自益州以外的‘荊州派’呢?

看著諸葛亮那難堪的神采,心知肚明其顧慮安在的劉備從速出言欣喜。

不過,急於曉得手劄內容的他,倒也冇在這上麵過量糾結,轉而便帶著疑問檢察起了函件內容來。

隻不過,還冇等他把謙善的話說完,跟著一陣腳步聲傳來,隻見又是兩名侍從抬著一個半大木箱趨步而來。

“主公,公子所提之事,亮……”

“官方有言,三歲看老!阿鬥現在雖隻總角之年,然才乾過人,且不乏剛毅之誌,恰是世子的不二人選!”

在將這捲成筒狀的特彆‘絹帛’展開時,仰仗著多年的手感,劉備刹時便發覺到了這道手劄材質的分歧。隻是因為其遠超淺顯蔡侯紙的品格,一時候之間倒是讓他有些迷惑不定起來。

“主公不必擔憂,想來必是公子從江東返來之事,主公父子相見之日不遠矣!”

“哦?不知阿鬥送了何物前來,待吾看看!”

正感慨劉禪運氣多舛的劉備,話還冇說完呢,跟著一卷輕飄飄的烏黑‘絹帛’從信筒中抖落手中,劉備頓時忍不住一聲輕咦。

“龐智囊的手劄?莫非江東那邊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