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三國:我為劉禪,霄漢永燦 - 第一百八十六章:開國第一朝

第一百八十六章:開國第一朝[第1頁/共3頁]

無語歸無語,作為‘荊揚新政’幕後的製定者,這事兒他還真就不能不管。

麵對自家老爹的扣問,底子就不消思考,劉禪這個新奇出爐的太子那也是張口便給出了本身的建議。

就期近位為帝的次日,‘季漢’的第一次大朝會上,身為天子的劉備也是正式頒發了北伐曹魏的‘政治綱領’。

幸虧這一次劉備冇有再‘甩鍋’給劉禪,在三爺與馬超這兩名在朝的軍方大佬開口後,這先落實功民與軍功爵,同時全麵整編益州、漢中雄師的事就這麼被定了下來。

“啟稟父皇,諸卿所言俱為真相,眼下確非北伐之機。不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北伐中原、征討凶逆之事,亦可先兼顧安排。待機會成熟之際,隻需父皇一聲令下雄師便可出動……”

……

見到從丞相到自家太子都分歧意此時北伐,劉備這個天子也是從善如流,一臉‘不甘’的按下了當即北伐的設法。

“傳朕詔命,這的預作兼顧討伐曹魏之事,便交由太子全權總領!”

以是,對於劉備父子這先整軍、再理政的步調,一眾文武大臣天然也不會有貳言。

麵對三省丞相的‘群起反對’,身為天子的劉備先是一臉的難堪與不甘,隨後倒是轉頭望向了寶座一側正襟跪坐的劉禪。

提及來,跟著劉禪這個太子‘回京’,身為大將軍的二爺又要駐守南陽以震懾荊州、曹魏,朝中的武將天然也就是以三爺為首。

以是,積儲氣力,而後一舉光複中原、規複古土便成了舉朝高低的共同熟諳,並不急於一時。

而法正所代表的卻恰是益州派,以是他這行動倒是確切讓他劉禪冇有想到。

“回父皇,兒臣覺得,若要在天下推行荊揚新政亦無不成。隻是在此之前,是不是先把功民製與軍功爵之製先落實為好?”

“啟稟陛下,前時太子於荊揚兩州所行之新政,特彆是這‘蔭佃客’之製更是結果明顯。臣覺得,此新政當可推行天下……”

隻不過北伐畢竟乃是屬於‘政治精確’,倒是不得不提。

“陛下,中書令所言甚是。眼下南邊初定、國力不敷,此時北伐,戰事必將墮入拉鋸當中,屆時候苦的還是我大漢百姓……”

聽到法正提起‘蔭佃客’幾個字後,即便對內政之事並不善於,劉備也還是不由得麵前一亮。

“陛下,太子所言甚是!這軍功爵與功民製早就應當一體實施了。另有這雄師整編之事,也該一併做了!”

末端,不出劉禪預感,越來越風俗當甩手掌櫃的老爹,倒是風俗性的就將這北伐的籌辦兼顧之事又甩給了他。

隻不過,對此事另有些拿不準的他,終究還是又乾起了‘甩鍋’之事,瞄向了劉禪這個‘荊揚新政’的主導人。

“陛下賢明!”

“啟稟陛下,若陛下北伐中原以討凶逆,中原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然曹魏氣力薄弱,非一戰可下……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眼下我荊益交揚並雍涼、西域初定,尚需求療攝生息、積儲氣力。還請陛下稍耐,待國力稍有規複,而後北伐,一舉光複我大漢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