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改製[第1頁/共4頁]
聽明白張恒鼎新的大抵綱領後,荀彧不由伸展了眉頭。
“我才疏學淺,恐難勝任。”荀彧從速推拒道。
荀彧起家拱手笑道:“子毅何來?”
“權限雖大,卻也相互製衡。且有府令與入府之臣在上,倒不至於權力失衡。獨一值得商討的,便是政務府令的人選,非王佐之纔不成擔負。”
當然,這內裡有冇有提早安排好的演員,就不得而知了。
夜幕來臨,華燈初上。
“政務改製便先如此,如有疏漏之處,以後再行補綴便可,上麵我們再來講說軍務改製。”
張恒拱手笑道:“若文若無貳言,待到招賢測驗結束後,我便稟報玄德公,拜文若為政務府令,總領徐州政事,如何?”
劃一範圍下,改製就劃一於變法,向來都伴跟著腥風血雨,機謀爭鬥,你張子毅就這麼輕飄飄地說出來了?
張恒這纔對勁了,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莫說荀彧和郭嘉,就算是身為武將的太史慈,也曉得改製二字的含義。
見荀彧應了下來,張恒與郭嘉相視大笑。
“公事?”
“我先說,你且參詳一番。”
荀彧扭頭看了看內裡的天氣,“到底是何事,值得你這麼晚趕來。”
說事就好好說事,非要諷刺我一句是吧。
“不,些許小人罷了,還不值得我親身跑一趟。”張恒搖了點頭道,“我此來,乃是有一件要緊事,想與文若商討一番。”
“闕宣老狗,速速出來,給我等一個交代!”
張恒是個慎重性子,眼下又是招賢的節骨眼上,誰曉得會不會有反對者挾恨在心,衝出來給本身來個氣度開闊。
荀彧眉頭舒展,不自發放下了筷子。
“奉孝奉告我的。”
漢朝的尚書檯,設有六部尚書,分擔六曹,這便是隋唐以後三省六部製的雛形。隻不過這些尚書都屬尚書令統轄,位卑秩低,手中權限並不敷大。
“張子毅,你甚麼意義!”
張恒歎了口氣,“這個事理我又何嘗不知,但長痛不如短痛。正因為百廢待興,纔好大刀闊斧,一旦穩定以後,阻力一樣會變大,再想改可就難了。”
荀彧微微點頭,卻又笑道:“那子毅此來,恰是為了那些人?”
郯縣大街上。
“好,那此事便這麼定了。”張恒笑道,“至於入府之臣與六部尚書的人選,我們能夠再議。除此以外,我還籌算設立督察院,以監察禦史為首,賣力糾察風紀,彈劾百官,凡有犯警之事,皆可越級上報,隻對玄德公賣力。”
此話一出,郭嘉更活力了。
“會形成多大影響,阻力有多大?”
荀彧點頭一笑,叮嚀家仆再添兩副碗筷。